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下行、银行信贷收缩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痛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世界的难题。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没有足够的资金会影响中小企业的成长。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每年都呈现着上升趋势,且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经济社会贡献突出,是中国经济发增长的动力,社会的稳定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也不断强烈,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存在,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让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望而却步,外部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在中国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拉开了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序幕。供应链金融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已经成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模式,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改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供应链金融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将银行信用融入到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中,以大企业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优化了供应链上的资源配置,提升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1]。随着信息技术、物流、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展现出更大的优势,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与发展,能弥补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足,促进供应链的各个参与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供应链平台上合作,使得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服务对象、资金来源,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样化[2]。线上供应链金融凭借着其优势,能有效减轻供应链的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本文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作为出发点,阐述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与相关理论,探讨中小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契机、优势、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互联网金融下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创新和信用评价体系的创新。最后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供应链融资更健康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及发展,并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在整条供应链中,这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促进供给侧改革,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