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在皮江法炼镁中的协同作用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by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江法为我国主要的原镁生产工艺,其产量占国内原镁总产量的90%。该方法还原温度高、反应时间长,导致工艺能耗高、渣含镁高。选择一种合适的还原剂替代硅铁,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对镁冶炼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煅烧白云石(以下简称煅白)为原料,将一定量铝粉掺入硅铁作为还原剂,模拟皮江法炼镁。实验主要研究了铝粉参与皮江法还原镁时铝硅铁的物相转变、炉渣物相转变规律,揭示铝参与硅铁还原镁过程中的镁扩散模型、镁还原的反应机制以及铝粉在硅铁还原镁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此外根据模型计算得出较优的生产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理论热平衡计算。(1)模拟计算表明,铝的质量分数在12.5-37.5%时,合金初始液相温度在580-750℃之间,随铝含量增加而降低,铝的质量分超过50%后,初始液相温度均是580℃。随铝含量增加,全部生成液相温度降低,最低为700℃。(2)铝粉与硅铁混合还原煅白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为1-2/3n-(1-n)2/3=0.7840exp(-8.4×103/T)t,表观活化能为69.818kJ/mol。通过正交实验建立了关于镁还原率的模型,模型表明还原温度与还原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较优工艺条件为铝粉质量分数4%、还原时间90min、还原温度1000℃,该条件下镁还原率可达到98.34%。根据此条件进行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实验优化工艺较现行工艺可减少热量消耗4976.47MJ/t。(3)铝粉质量分数占总物料量2%时,氧化镁还原温度在950-1200℃之间,还原氧化镁的主要是Si;铝粉质量分数在4-6%之间时,还原温度在700-950℃之间,还原氧化镁的主要是Al3FeSi2;铝粉质量分数为8%时,还原温度在700-950℃之间,Al与Al3FeSi2共同还原氧化镁;铝粉质量在10-12%时,还原氧化镁的主要是Al,950℃时会有部分氧化镁与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镁盐,在1200℃全部分解。(4)铝粉熔点低,与硅铁混合又可转变成铝硅铁相,在扩散和反应两个方面均能促进氧化镁的还原。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犬体外循环(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AMPK在CPB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IR)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技术的发展,高强钢筋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现在大力推广高强钢筋的应用。相比较500MPa级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600MPa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较少,
本论文从区域地质分析入手,通过岩心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块地区主产油层长6至长8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渭北油田长6、长7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网络教学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智能答疑系统是网络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答疑系统仍然存在一定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以及鸭脚树等,属裸子植物银杏科,是全球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又有“活化石”之称。研究表明,其叶和果有重要药用价值。《本草纲
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地表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大,有些地方酸雨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这些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对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强度及其演化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用饱
近几年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SAR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在海洋监测、渔业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得以广泛应用。同时,我们注意到,现有检测模型大多基于光学图像
本文研制了一种环境友好的铝合金表面无铬红色Zr-Se化学转化膜,并研究了膜层的制备工艺及结构性能。此转化膜主要是以氟锆酸钾和二氧化硒作为主盐,NaF作为加速剂,MgSO4作为成
随着云计算环境中数据量的激增,人们急需研究在云环境下如何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在云环境下对大量数据进行高效地排序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一些被广泛使用
多层网络模型更加符合现实中许多真实系统的结构和机理,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描述某些真实系统的形态、作用和发展趋势,是研究复杂性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步是指多个相互作用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演化最终趋于相同状态的现象,是复杂网络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对复杂网络同步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学术进展。同时,复杂网络的研究趋势逐渐由单层网络向多层网络拓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层星形网络在不同耦合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