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及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农村问题长久以来都是我国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但是发展至今,农村仍然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解决农村医疗问题,党和国家花费了大量的力气努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村合作医疗甚至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赞誉。
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农村合作医疗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向衰落。目前大部分农民成为排挤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之外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对医疗费用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无法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农村的一些其他卫生指标改善亦不明显,农民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十分突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出现了制度性缺失问题。
无论从农民的医疗保障权利还是从农村社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建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出发,说明了我国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随后回顾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过程,指出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总结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选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设想。最后,提出了自己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