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单词尾字母的类SNARC效应及距离效应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NARC效应可以简单概括为被试左手对小数的反应比右手快,右手对大数的反应比左手快,SNARC效应反映了人类在数字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空间表征方式。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先后证实了在阿拉伯数字、正数和负数等数字加工的过程中都存在SNARC效应,同时也有研究者在一些具有“顺序性”的非数字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也发现SNARC效应,即SNARC效应并非仅仅对数字的空间表征,顺序信息的空间表征也会产生SNARC效应。在诸多顺序信息的类SNARC效应有关的研究中,大多数实验都是将英文字母作为实验材料的,并且各个实验都证实类SNARC效应的存在。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较少有研究者将整体的英文单词作为实验刺激,来研究字母的类SNARC效应是否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Dehaene的实验范式,将7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的作为实验刺激,要求被试在注意整体英文单词的条件下,判断呈现的整体英文单词的尾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是位于字母“N”之前还是字母“N”之后,从而研究英文单词尾字母的类SNARC效应及距离效应。同时,本研究使用ERP技术研究不同使用频率的实验刺激在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脑区的激活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如下:(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都证实了被试在英文单词尾字母的加工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类SNARC效应。(2)SNARC效应大小和使用频率存在相关,使用频率越低,类SNARC效应越显著。(3)实验三的实验结果说明被试在对英文单词的尾字母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距离效应。(4)ERP数据结果显示,被试在对英文单词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实验刺激与脑区之间产生交互作用都出现于知觉加工的早期(100-200ms)。在晚期的知觉加工中(200-700ms)之间,实验刺激与脑区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存在。(5)ERP数据结果显示,被试在三个实验中100-150ms、250-300ms、400-700ms三个时段脑区激活程度相似,说明不同类型的英文单词在加工过程中所激活的脑区具有相似性。(6)在以不同类型的英文单词为材料的实验任务中,大脑右半球的激活程度高于左半球。
其他文献
研究了氟硅橡胶制作油封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为解决用气相白炭黑补强的硅橡胶胶料存放过程中变硬,可塑度降低,从而逐渐失去加工性能的"结构化”现象,本文选择了氟硅橡胶及其合
天然橡胶钢丝帘布缓冲层胶料用六氯代-n-二甲苯作增粘剂和顺丁二烯二酸酐作活性助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的探讨控制和规避复用医疗器械去污处理存在的风险,预防和减少危害的产生。方法分析复用医疗器械清洗不干净造成病人感染、清洗过程中员工自身职业伤害、环境污染、清洗后
煤层气(CBM)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煤层气的大规模商业技术开发是大势所趋。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煤层气对弥补我国石
文中研究了橡胶加工中生胶与金属表面摩擦性能的意义和进展.由微观和唯象分析建立了橡胶粘附摩擦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提高加工设备生产能力的新途
批准逮捕权和提起公诉权是我国检察机关依法享有的两项重要职权。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长河中,关于批捕权、起诉权的行使主体是否应当合一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批捕权和起诉权的关系不只关乎检察机关内部职权配置,更关乎检察制度的发展和法治正义的实现。捕诉关系的合一与分离各有利弊,如何构建合理的捕诉关系,以提高检察职能的效能,是检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
金针菇菌瘤病是一类新型的食用菌细菌性病害,危害极大,严重时可使80%以上栽培袋侵染,导致原基形成受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产业影响。2010年,该类病害最先在中国四川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