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数量约束下的自然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研究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为何”要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基础问题。也只有认清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时,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拓展到其他领域。上述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价格或者成本。   成本是怎样漏出的(howarethecostsleaking)?又到哪里去了(wherearethecostsgoing)?因价格机制造成的成本漏出与四种持续力的关系是什么呢?本研究另辟蹊径,以瓦立安的价格由初始资源配置唯一确定的模型为理论基础,克服价格的“弹性”难题,也就解决了成本漏出问题,防止了人们任意吹大GDP“气球”。   本研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本对象基础上,通过大量占有可持续发展文献,在认真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坚持与创新并举。以生态保护区和《京都议定书》的实践为蓝本,以资源的绝对稀缺为前提,把价格作为突破口,以瓦立安的价格是初始资源的函数为理论依据,以完全价格歧视垄断下的资源配置机制能导致帕累托最优为标准,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结论是:在资源的绝对稀缺下(不需要知道资源绝对稀缺的数量界限在哪里,只需要设定一个总量就行,文章将给出数学模型),资源的价格仅与其初始配置有关,通过完全价格歧视垄断的资源配置,或者《京都议定书》的联合履行机制和排放贸易的原则,当代人的资源利用被限定在一定范围,没有利用下代人的资源,不产生资源赤字,并且能够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也就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今天,有竞争力的产业(包括相关与辅助产业)大多倾向于向某些特定的区域群集,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使产业植根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公司委托代理理论的先进思想,针对我
国内盐穴储气库造腔层段岩性复杂,不同深度存在不同厚度的夹层,夹层厚度从1m至10 m以上,造腔结果相差较大.以金坛储气库8口造腔井为例,通过造腔参数分析,研究不同夹层处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