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58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许多广为人知的作品。其中《伊豆的舞女》是其早期重要代表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伊豆的舞女》在我国共有以下几个译本:韩侍桁译本、叶渭渠译本、叶渭渠唐月梅合译本、高慧勤译本、刘可欣高慧芹合译本、李德纯译本及林少华译本等。本文主要对《伊豆的舞女》在中国的各译本及影视版本进行整理,进而通过对比叶渭渠新旧版译本及叶渭渠译本与林少华译本间的异同,从词汇及语句改动、专有名词或不可译名词、人物对话、动作描写方面的翻译及译本中的误译、漏译等方面入手,结合翻译理论、社会背景等探讨译介主体及受众对译介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从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及故事情节等方面对比分析《伊豆的舞女》影视版本与原作间的异同,探讨影视改编对作品的译介与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影视改编促进了原作传播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