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研究了碱/酸处理法和致孔剂溶胀法制备多孔乳胶粒子的工艺工程,并对所得多孔乳胶粒子及它们与低Tg丙烯酸酯高聚物乳液共混后聚合物的的力学损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碱酸处理法中,首先研究了用半连续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以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核、以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为中间过渡层、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丙烯酸为外壳层具有玻璃化温度梯度分布的乳胶粒的工艺条件。聚合完成后,在这种共聚乳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再加入17%的丁酮作为溶胀剂,研究了碱或酸处理下pH、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溶胀剂丁酮用量对形成多孔结构的影响。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的乳胶粒在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明显的多孔结构。 在致孔剂法中,采用传统的乳液聚合法,在聚合阶段引入甲苯和庚烷作为单体的混合溶剂,使之溶剂在聚合中进入乳胶粒子内部,聚合完成后,通过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致孔剂带出,以形成多孔结构。本论文研究了这种乳液聚合的工艺条件以及改变这些条件对聚合过程及多孔结构的影响,通过这种方法也制得了具有多孔结构的乳胶粒。 在与纯丙乳液共混的方法改善了上述两种乳液的成膜性能以后,对上述两种方法制得的含多孔结构乳胶粒的乳液进行动态粘弹性能的研究发现,乳液共混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用碱/酸处理法制得的乳胶粒具有较优异的阻尼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