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污水硝化反应器中,为了实现良好的硝化作用,需要维持充足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和适宜的碱度条件,为此消耗了大量曝气能耗,而对碱度不足的废水(如粪尿污水处理)还需消耗大量药剂提高p H。如果将硝化反应器中DO从传统的≥2 mg/L降低到≤0.5 mg/L,可节省30%左右的曝气能耗。然而,低氧或低p H在影响硝化反应动力学的同时,也会影响强温室气体N2O的排放。全程氨氧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污水硝化反应器中,为了实现良好的硝化作用,需要维持充足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和适宜的碱度条件,为此消耗了大量曝气能耗,而对碱度不足的废水(如粪尿污水处理)还需消耗大量药剂提高p H。如果将硝化反应器中DO从传统的≥2 mg/L降低到≤0.5 mg/L,可节省30%左右的曝气能耗。然而,低氧或低p H在影响硝化反应动力学的同时,也会影响强温室气体N2O的排放。全程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既能氧化氨氮,又能氧化亚硝酸盐,且氨亲和力强,同时不具有产生N2O的基因。Comammox特殊的功能特征,有可能适应于弱酸低氧的不利环境,提高不利条件下的硝化效率和调控N2O释放。在“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污水处理厂同样面临“碳减排”甚至是“碳中和”的压力,本论文通过研究学界前两年新发现的comammox细菌在弱酸低氧条件下的行为特征,为污水处理厂减少能耗,药耗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运行了一个高氧酸性(DO>2 mg/L;p H=6.3-6.8)和一个低氧酸性(DO<0.5 mg/L;p H=6.3-6.8)的污水硝化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废水,研究了低DO浓度和低p H条件下硝化反应与N2O排放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高通量测序的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了不同工况下comammox及其他硝化细菌丰度和菌群结构,探索了comammox对硝化反应器在弱酸低氧下硝化作用和N2O释放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进水NH4+-N浓度为48 mg/L的情况下,高氧酸性反应器出水NH4+-N、NO2--N和NO3--N分别为0.06±0.09 mg/L、0.04±0.02 mg/L和44.2±2.3 mg/L;低氧酸性反应器出水NH4+-N,NO2--N,NO3--N分别为0.64±0.86 mg/L、0.44±0.46 mg/L和42.8±2.8 mg/L,说明在弱酸性甚至低氧酸性条件下仍可实现良好的硝化效率。(2)高氧酸性反应器和低氧酸性反应器的N2O转化率分别是0.15±0.08%和0.12±0.08%,低于一般好氧硝化过程中N2O的转化率,说明长期弱酸性运行不会导致强温室气体N2O的大量排放。通过测量N2O的SP值,我们还发现了两个反应器中硝化细菌反硝化对N2O的贡献率不超过30%,低于同类型工艺的参考值,这可能是长期弱酸性硝化系统中N2O排放量低的原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N2O的转化率与反应器中的DO和NO2--N浓度均无显著性相关,说明了硝化菌反硝化不是N2O的主要产生路径。与高氧条件对比,长期低氧运行的N2O转化率还有轻微降低(p=0.171),说明低氧弱酸的硝化反应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3)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我们发现在长期的运行后comammox在与传统AOB的竞争中还取得了显著的优势,高氧条件中下comammox与传统AOB的比值为6.6,而低氧条件则更有利于comammox与传统AOB的竞争,两者的比值为17.1,表明comammox能适应弱酸性和弱酸低氧的环境。基于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我们还发现了Candidatus Nitrospira nitrosa类comammox更适应低DO条件,而Nitrospira sp.SG-bin1类comammox更适应高DO条件。(4)利用PTIO作为comammox的选择性抑制剂,我们发现comammox具有较强的耐酸性氨氧化功能,可以在p H=4.3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的氨氧化。通过对稳定运行酸性硝化反应器c DNA的高通量测序,我们进一步确认了comammox在酸性条件下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comammox是弱酸和弱酸低氧反应器中硝化作用的重要贡献者。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白炽灯泡和荧光灯技术相比,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简称LEDs)的白光源具有光效高,寿命长,能耗低等优势,因此作为新一代固态照明技术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发白光的LED的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将发蓝光(460nm)的In Ga N芯片与黄色荧光材料结合起来。但是该方法的明显缺点是由于缺少红色部分而导致白光LED的色温(CCT>7000K)较高和显色指数(R
研究目的:许多内酯类化合物中的基本核心骨架包含α-亚甲基γ-丁内酯环结构且大多数含有手性中心,并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在目前适用于二烯酸选择性合成卤代α-亚甲基-γ-丁内酯的催化剂较为缺乏。本课题设计合成了一种氨基酸衍生的手性酞嗪催化剂,期望其能够适用于七元环的二烯酸进行不对称卤代内酯化反应,高效选择性地合成卤代α-亚甲基-γ-丁内酯。研究方法:首先对设计合成的一系列氨基酸衍生的手性酞嗪催化剂进
中红外波段在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制导、遥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但目前中红外激光源和探测器还有一些缺陷。现有中红外激光器存在单个器件波长覆盖范围窄、可调谐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中红外探测器在灵敏度、响应速度方面远落后于近红外波段探测器。基于非线性参量过程的中红外-近红外频谱转换技术是实现高性能中红外光源产生和信号探测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转换效率和调谐范围通常由于泵浦-信号频率失谐量大和非线性材
传统成像仅能获取场景的二维信息,丢失了场景的深度信息。光场成像作为一种计算成像,不仅能获取场景的二维信息,还能获取场景的深度信息。目前,光场成像获取深度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微透镜阵列、相机阵列等。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技术,由于结构简单紧凑,最常使用。然而,微透镜阵列的使用以牺牲二维空间分辨率为代价,并且彩色成像的色差严重。本论文提出像面调制傅里叶域采样光场成像技术,以解决现有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技
光互联是一种以光为媒介的通信方式,通过光纤进行数据的高速交换与传输。光互联技术与传统电互联技术相比,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无串扰、电磁匹配等优势。因此光互联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群、大规模数据中心、低时延通信等高速高性能互联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技术和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编码凭借其成本低廉的优点,被认为是短距离光互联系统的热门方案之一。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技术的短距离光互
过量的碳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研究碳捕集以减少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CO2捕获效率。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以及可调的孔结构和物化特性,在碳捕集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吸附主要依赖于吸附剂的孔径和性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MOFs进行后合成修饰以调节孔道结构和微环境,提高碳捕获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发了一种简便且环保的空气热处理(AT
污水磷回收不仅有利于保护水体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有吸附除磷技术普遍存在吸附剂成本高,产物磷含量偏低,吸附过程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本研究以氧化镁/氢氧化镁为吸附剂,根据氧化镁/氢氧化镁的可逆相变过程,开发了有望应用于黑臭污水磷回收的新型循环除磷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深入研究氧化镁吸附除磷机理,开发基于氧化镁-氢氧化镁可逆相变过程的除磷污泥热再生-循环除磷新工艺。2、探索氧
许多软组织在响应轴向应变时表现出压缩硬化和拉伸软化的机械性质,但对于理想链来说普通的水凝胶要么是惰性的,要么对于半柔性聚合物来说表现出与组织相反的机械性能。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描述了一类在结构上不同于组织但在机械性能上类似于组织的星状体水凝胶。具体来说,两亲性双子星分子的多级自组装产生了具有共同核心和发散生长的放射性半柔性丝带的星状体。相邻的星状体通过其外围丝带的交错适度地互穿,形成凝胶网络。星状体
当今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面临传统化石能源的短缺和温室效应等环境气候的破坏,因此绿色环保、可持续能源发展逐渐成为人类关注的主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现在困境的必由之路。催化技术是提升新能源产能效率的关键,成为世界各国正向发展的核心科技。由于太阳光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光催化是当今研究人员的最为专注的技术手段。在这一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光生载流子的过程而忽略了光热效应的影响。其原因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