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看,金融集聚都是其必经之路。北京是我国最早出现金融集聚的地区之一,然而现有的对北京地区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分析京津冀地区或者三大经济圈的金融产业辐射力或者是对比分析某些大城市的金融产业集聚的时候有所涉及,另一个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北京的一部分金融集聚区,例如CBD、金融街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状况。研究时比较宽泛,忽略地理因素和一些个性因素。本文将北京地区金融集聚及其对周边地区辐射效应作为研究对象,论文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理论、金融中心理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理论和辐射理论等对金融集聚的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前人在研究该问题时已研究出的结果和未涉及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金融集聚及其辐射效应做出理论研究。首先从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发展方面分析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北京市金融集聚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比较上海和卢森堡金融集聚的特点中发现北京市形成集聚的特点,最后从区位优势、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北京能够形成金融集聚的优势和影响因素,形成理论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业发展的特点,选取了19个变量构建北京市金融集聚影响因素测度模型和辐射效应模型,创新性的加入环境类因素。在实证部分,选取北京市2001-2013年这13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评分,最终提取出了三个主因子分别是经济金融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和环境因素。总体来说,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境内上市公司、高校生在校人数、移动电话数、绿化面积是影响金融业集聚度的最关键因素。在实证辐射效应时,从辐射域和辐射强度两方面着手,分析2001-2013年北京市辐射效应能够到达的区域的范围以及对每个区域的辐射效应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