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中文化模因的复现与变异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是如今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除了通过不断的翻译实践完善译本之外,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即分析已有的文化文本翻译,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得失,分析译入语读者对于译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从以往的翻译作品中积累经验,探索适合文化文本的翻译策略。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书法在海外的学习和欣赏群体不断扩大。虽然从古至今有许多学者、作家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书法,但现存的书法文本翻译仍十分有限,并且内容零散,这对海外群体学习、赏析书法及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障碍。孙过庭的《书谱》是书法评论文本,其中的文化内容丰富。孙大雨以及张充和、傅汉思夫妇英译的《书谱》风格突出,各有特色。本文通过对《书谱》两个英文译本的分析,旨在找到适合书法文本,乃至文化文本的翻译策略,促进书法文本的翻译。模因是观点的载体,模因论着眼点之一是模因如何成功地复制与传播。而在文化交流中,文化模因的有效传播是交流成功进行的关键。本文以文化模因为切入点,结合翻译模因论,从语法策略、语义策略和语用策略三个层面,通过对比《书谱》两个译本使用策略的异同,探讨文化文本中的模因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文化模因的变化大体可分为复现和变异,本文进而将文本中出现的文化模因进行分类与对比,着重分析讨论翻译过程中文化模因的复现和变异形式及程度。通过分析得出,孙大雨的翻译过程以文化模因的变异为主,而张充和、傅汉思的翻译过程体现的主要是文化模因的复现。进而言之,在复现与变异的形式和程度上,孙大雨的翻译过程是“直接复现”与“激烈变异”,而张充和、傅汉思的翻译过程是“深厚复现”与“轻微变异”。基于主要发现,并结合文化模因传播的要求,本文讨论了“深厚复现”对于文化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深厚复现”是对“深厚翻译”的发展,“深厚复现”对翻译实践有两方面的规定,即“复现”要求译者力求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在翻译过程中的复现,避免明显的、过多的变异出现,从而保证译入语接受到的尽可能是原汁原味的源语文化;“深厚”要求译者在保持源语文化的前提下,对文化意象、专有名词、典故等文化内容附加充实而有效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化的含义和典故的来龙去脉。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事件不断出现,引起各界极大关注。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事件的形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生成基本原因既有系统性因素也有非系统性因素,但是
文章从国俗语义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红、黑、白三个色彩词国俗语义的异同及原因,并通过考察分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基本色彩词的一些实例,指出基本色彩词的理解和
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 ,SFE具有低温处理 ,不发生氧化变质 ,萃取效率高 ,没有溶剂残留和可以选择性分离等特点 ,
以天文陀螺、激光或光纤陀螺为核心器件的光电导航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介绍并分析了俄、关等发达国家光电导航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规划、最新成果和研
对儿童及青少年175人,用隐斜法、梯度法、同视机法三种方法测量其AC/A比率。三种方法所测AC/A平均值:隐斜法为54、梯度法为09、同视机法为18。对三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A tota
由于人类的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大自然向人类敲响警钟:全球气温变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枯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和挑战。英国学者贝特在《大地之歌》里指出:“文学
(陕西省杨陵区邰城中学,陕西 杨陵)    [摘 要]:教学反思应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两方面。这种共同反思体现的是师生人格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积教师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逐渐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教师也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学艺术,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反思也体现在两个方
【摘 要】为加强素质教育和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提出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对传统机械基础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介绍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机械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机械基础教学实验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机械基础 教学 实践 思考    一、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趋势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已经全面展开,为适应这一时代的挑战,需要加强素质教育
本文探讨了公文写作中素材收集、文种选择、标题拟制、主体框架的构建以及公文起头词和结尾用语的选择等关键步骤的方法,为初级文秘人员提供了写就规范公文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