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S的智慧管廊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日益受到包括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居民在内的各方的关注。综合管廊是在城市沿道路或管线走廊带建造的一个地下连续隧道空间,该隧道空间集中了给水、雨水、污水、供热、电力、通信、燃气、工业等各种管线,并设置专门的投料口、通风口、检修口和检测系统。作为城市市政地下管线综合体,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神经网络”,其智慧化管理和运营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城市综合管廊处于城市地下,且长期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使得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变得十分复杂,因而其智慧化运行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结构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传统的自动化理论和技术很难达到城市综合管廊智慧化管理的要求。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自动化理论和技术在信息物理融合度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延伸,其以数据为驱动,将控制对象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深度融合,构建了以“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为过程的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复杂系统的监督控制,降低了不确定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协同性。论文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对其管理系统的需求,结合CPS理论和技术,提出基于CPS的智慧管廊系统(即智慧管廊CPS)。智慧管廊CPS包括智慧感控层、信息传输层、支撑协同层、系统决策层和管理控制层等五层结构。论文通过对智慧管廊CPS的系统结构、设计思想、运行功能等的描述,说明了智慧管廊CPS运行的基本流程,展现了该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自治性和协同性。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智慧管廊CPS的设计思想、工作流程,论文还针对城市综合管廊的安全问题设计了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城市综合管廊内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空气流速和温度的监测,使用灰色预测模型和风险等级评定方法对管廊内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爆炸预警;同时,该系统通过监测管廊内温度变化、烟雾和火焰发生情况,判断管廊内是否发生火灾,并根据判断进行火灾报警。智慧管廊CPS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对运维人员的需求,明确了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职属,对智慧城市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存储设备性能的大幅提升,各种图像数据数量飞速增加,如何对海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每幅图像分配相应的类别标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量CO2的排放,而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世界各国意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在京都议定书中已就CO2减排问题对很多国家进行减排分工。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软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些特殊软件的漏洞引起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时随着软件的规模扩大,更多的潜在错误会难以发现。为了保证软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便携式光谱检测仪越来越丰富,但是依然存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成为便携式检测仪的发展趋势。因此提出一种新的苹果糖度检测方法,实现检测仪的小型化、低成本、智能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特征波长的苹果糖度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检测装置的总体方案,阐述了检测装置的光路结构设计、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开发。廉价的LED光源,独特的光路结构设
随着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逐年增大,公安内部累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多的公安科技部门发现,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已经出现疲软,相关情报研判和案件侦破的速度与智慧城市之间的矛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步由粗放式向规模化集中养殖方式转变,但由于养殖设备缺乏自动化、饲养管理水平也比较低,现有的饲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养殖需求。
指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指纹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研究了几十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这些技术主要集中在接触式指纹识别上。对于接触式指纹识别,一般是通过用户按
并联机器人相对于串联机器人,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及累计误差小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驱动冗余对于提升并联机器人的各项性能研究提供了
随着人们对驾乘过程中舒适性与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不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控制性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本文在研读并分析了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硬件控制系统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硬件电路及其相关控制软件,同时对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