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女性主义观独具特色。本文着力于分析她在其最后一部小说《聪明的孩子》中所体现出的颠覆性的女性主义观,与之相对比的是乔治·爱略特在《弗罗斯河上的磨房》中体现的徘徊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根据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著名的女性文学“三个阶段”理论,乔治·爱略特处于第一阶段即“女性”阶段,安吉拉·卡特处于第三阶段“女人”阶段。本文拟对这两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观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她们的最终目标都是想达到男女两性关系的和谐共处:但前者一直在反抗和顺从之间徘徊,最终选择女性应该顺从男性以达到和谐,后者则大胆地颠覆了传统观念,重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
本文共五部分。引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对安吉拉·卡特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切入角度与研究目标以及全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简单介绍处于“女性”阶段和“女人”阶段的女性作家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比较分析了乔治·爱略特的《弗罗斯河上的磨房》和安吉拉·卡特的《聪明的孩子》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观:主要从女主人公麦琪和多拉的爱情、教育和职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是结论部分,简要总结本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