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债务融资也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是一种公司治理方式。但是从终极控制权的各个方面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仍然较少,由于多层级的控制权结构使得终极控制股东可以通过较少的现金流而获得较大的控制权,终极控制权究竟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发挥起到了什么作用仍然有待研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制约着其发展,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值得关注。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Excel和SPSS17.0对终极控制权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的正效应将随着控制权比例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2)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正效应越好;(3)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偏离度越大,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负效应越明显;(4)终极控制权的层级越多,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负效应越明显;(5)我国私有终极控制权的中小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情况比国有终极控制权的中小上市公司好一些;(6)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行业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很小。在内容的安排上,本文共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文献溯源。总结概括了终极控制权理论的发展以及相关理论;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以及关于终极控制权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第三部分,相关概念解释与研究假设。介绍了终极控制权的相关概念以及债务融资治理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从终极控制权比例、现金流量权比例、两权分离度、终极控制权层级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五个与终极控制权相关的方面分析了其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关系并提出假设。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根据第三部分提出的假设,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检验得出相关分析结果。第五部分,实证结果、研究建议以及研究展望。在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限制终极控制人的角度提出优化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对本文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