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审美要素分析——兼论其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兴起的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标准的“新课改”运动,客观上要求作为中小学校音乐师资力量重要培养及输送“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方向,能够切实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贯彻音乐审美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高师钢琴学习者应该树立的理念是:首要任务是学习音乐,感悟、体验并创造音乐之美,而非单纯的钢琴技法操练。因此,就有必要从“审美文化品性”的角度,来分析对钢琴演奏者的文化修养要求以及演奏者的情感发展流程、情感共鸣方式、情感教育规律等问题。进而深入探讨钢琴演奏者对于钢琴音乐之美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和创造等心理活动的属性及流程,总结出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总结出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渗透、贯彻音乐审美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的措施与途径了。  本课题的论证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学界研究现状、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等必要的信息;第二部分,将列举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各种审美要素,并从审美文化和情感教育的角度,分析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审美文化品性问题;第三部分,将着重分析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并从音乐审美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和创造这五个方面,分析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审美心理过程,并指明钢琴演奏者审美心理分析和调控的意义;第四部分,将在辨析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通过基本功训练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在钢琴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丰富体会能力”、“利用开放式教学,挖掘学生审美能力”、“化抽象为具体,增强音乐想象力”、“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差异化”、“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审美经验”这七个方面,总结归纳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第五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在欧洲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历史潮流的猛烈碰撞中,融合了两种创作理念,创作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深度融合
学位
现在提到动画,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动画片”。事实上,动画并非等同于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囊括了绘画、漫画、电影、摄影、音乐、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