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甘草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利用双水相体系提取甘草有效成分,采用三套双水相体系:即PEG/(NH42SO4体系,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混合磷酸钾(KHP)体系和基于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新型双水相萃取体系,如乙醇(EtOH)/磷酸氢二钾(K2HPO4)体系。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甘草酸单铵盐,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双水相体系:PEG600质量分数28%,(NH42SO4质量分数14%,并进一步研究pH值、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最大的分配系数可达248.4,最大收率99.7%。但是PEG这一类高聚物的黏度都比较大,并且PEG与甘草酸铵盐的分离不易实现,因此这一体系不适宜工业上应用。 利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混合磷酸钾(KHP)双水相体系结合温度诱导效应提取甘草酸,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体系:EOPO L64质量分数为28%,K2HPO4质量分数为32%,甘草酸单铵盐最大总收率达68.4%,并在此基础上从甘草粗品中提取甘草酸铵盐。操作条件是EOPO L64质量分数为28%,K2HPO4质量分数为24%,诱导温度63℃,诱导时间120min。EOPO可以循环使用,且产物性状好为白色粉末,质量分数达11.3%。纯化倍数为2.2。此方法为工业上提取甘草酸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研究基于与水互溶的普通有机溶剂的双水相萃取体系,并考察不同种类盐分相能力的差异情况,根据分相后有机溶剂相的体积变化。选择乙醇(Et0H)/磷酸氢二钾(KZHPO4)体系萃取一甘草有效成分。确定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萃取甘草有效成分的最佳条件是:当双水相体系的总量为10,nl,V乙醉二6ml、V水二4ml、磷酸盐的质量为1 .59,在上述条件卜,Eto片KZHPo;体系的两相分配完全,分配系数(K)为12.8,收率(Y)高达98.3%。结晶是白色松散粉末,质量分数为13%。纯化倍数为2.6。与传统工艺相比,L艺简洁,且结晶性状好、纯度较高。 甘草酸单钱盐在各PEG/(NH4):50;系统中分配系数的关联,如果按niamond一Hsu模型或朱自强改进的Diamond一Hsu模型进行关联都不准确。若采用本文的婴一,·十。·(w一、,模型对甘草酸单按盐在 RK各PEG/(NH4)2504系统中分配系数进行关联,则较为准确。 甘草酸单按盐在EOPO L64/KZHPO;双水相体系中分配系数的关联,结果发现毕一,·、。·(w一、,)+。·(w一、丫模型对甘草酸单钱盐在 一,-,一‘一充此体系中分配系数的关联较为准确。关键词双水相萃取,甘一草酸单钱盐,聚乙二醇(PEG),温度诱导,环氧乙烷一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乙醇
其他文献
军人保险制度在世界上被各国所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立我国军人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我国社会保险制度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合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但近年来,保健食品案件频发,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管
采用 5种不同的纳米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丙炔水解反应中的光催化活性 ,并用X射线衍射和漫反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催化剂表面物理化学性
简要介绍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背景,探讨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最后,指出了工程管理创新以及绿色施工管理不是一时的工
考察了水促进的RuCl3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同传统催化剂或无水RuCl3相比,水对α-蒎烯加氢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蒎烷选择性及产物中蒎烷顺反比,且容易
<正>可以预见,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和改革重要阶段,外国人非法就业如不有效控制,将羁绊改革。入世使我国各项改革进一步取得发展空间,在争夺国际资源上获得了新的竞争力。国际人
<正>尽管目前尚未对"微警务"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主要集中在以新兴网络工具为主导的"微博警务"、"微信警务"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是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在我国,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发展相对成熟的管
根据我国道路养护巡查共性业务需求,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面向服务(SOA)思想建立了一套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决策于一体的、基于"云+端"模式的道路养护和路政巡查信
介绍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条件、方案。主要介绍在CA6140普通车床主轴转速部分保留原车床手动变速功能的基础上,对车床进行数控改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