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探寻人力资本的渊源出发,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和观点等,并对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理论的澄清发现,所谓人力资本,说到底就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以人的高智能和高技能为基本存在形态的资本。人力资本作为比信息、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本更重要的一种资本,可以说是其他一切资本增值的源泉,而人力资本本身的增值则可能借助其他的资本形式而实现。 然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于其他类型的资本不同,本身需要投资才能形成存量,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形式、特点和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对于指导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十分重要。人力资本水平最终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人力资本投资则从不同的层面和方向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这对于认识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进行控制和评估同等重要。 在认真分析了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特别是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教训和改革现状,以及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不仅要树立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终身教育、科教立国等信念,而且要建立个人、企业、政府的多层次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化计量和市场调节作用,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将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和发达国家相对照发现,虽然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现状是很不乐观的。文章分析了造成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的原因,并在吸收人力资本理论和他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战略选择和具体的方式。
其他文献
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果从十三世纪北欧诸城市的汉撒同盟开始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欧共体成立以后人们才真正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经济现象开始研究。继40-50
跨国公司的国际水平投资不仅带来了高新技术、现代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而且促进了中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为什么会
该篇论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不同投资策略对养老基金规避高风险资产投资波动性的效用,并且讨论中国养老基金进入股票市场所需的条件和模式,论文除导言以外,一共分成四
本文介绍了跨国银行跨国投资动机,跨国银行对东道国的成本收益相关理论;分析了跨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传统信贷市场、非传统市场业务、东道国银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对于跨国银行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生产中劳动力的投入,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地,一方面,相对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
世界经济制度指规范世界经济体系中参与各方行为经济关系的制度,是各方经济实力博弈的结果。在回顾以往自由主义、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世界经济制度主要流派主张的基础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