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收集我院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探讨应用胸腺五肽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对其术后近期疗效(术后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并评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们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60例,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胸腺五肽肌肉注射10mg:1ml,肌肉注射qd,术前1d至术后第7d)、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变化及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感染(包括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1免疫功能指标对比1.1术后第1d与术前第1d对比:两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和免疫2(IgG、IgA、IgM、IgE)的值在术后第1d均显著比术前第1d降低(P<0.05)。1.2术后第8d与术后第1d对比:淋巴细胞亚群中观察组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在术后第8d与术后第1d对比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指标除外CD4+/CD8+术后第8d比术后第1d升高(P<0.05),其它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而免疫2中指标观察组术后第8d IgG的值明显高于术后第1d(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第8d各项指标与术后第1d对比无显著变化(P>0.05)。1.3术后第8d与术前第1d对比:淋巴细胞亚群中观察组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在术后第8d较术前第1d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指标中在术后第8d仍明显低于术前第1d(P<0.05);免疫2中观察组术后第8d指标IgG、IgA、IgM及IgE与术前第1d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上述指标术后第8d时明显低于术前第1d(P<0.05)。1.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中各项指标在术前第1d和术后第1d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8d(CD4+/CD8+除外)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免疫2中术前第1d和术后1d对比两组患者IgG、IgA、IgM及IgE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Ig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gG、IgE及IgA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恢复情况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出现感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并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天数(P<0.05),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无显著改善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术后,经过手术的创伤,其应激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术后进一步加重机体免疫抑制。2胸腺五肽注射液应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可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升高),部分升高体液免疫功能。3胸腺五肽应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术后可以减少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改善腹腔镜辅助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恢复,提高了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