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文化自觉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在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迫切需求下,通过对前期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有着充分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的基础上,毛泽东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他强调在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坚决反对复古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和闭关自守以及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并在合理把握中西马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并且从当时中国文化格局与世界文化走向中提出了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系统构想。可以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自觉既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方向,又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文化自觉也有着鲜明的特征。它在提倡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又主张对外开放、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进步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同时又力求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实践、在坚持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同时又突出了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可以说,正是由于毛泽东在对新旧文化关系的处理中所所蕴含的这些鲜明特征,使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文化自觉不仅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文化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指南,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性意义。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现实,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而且也要理性把握文化发展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让它在新时期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