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与非洲菊鲜切花瓶插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521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唐菖蒲鲜切花和冷藏唐菖蒲切花瓶插过程中的水分平衡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GA和6-BA对唐菖蒲的保鲜作用。目的在于揭示唐菖蒲切花冷藏后品质变劣的原因,以期为唐菖蒲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无法获得唐菖蒲切花材料的情况下,本论文还对非洲菊的弯颈机理以及40种鲜花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唐菖蒲鲜切花瓶插过程中的吸水逐日减少,鲜重先增加后减少,不同部位小花鲜重、含水量及干重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其他指标变化趋势较一致,表现为,含糖量先增后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闩下降、MDA含量逐日上升、CAT和POD活性下降,小花颜色先变绿后变黄。讨论了影响唐菖蒲鲜切花衰老进程的因素,以及顶部小花未能正常开放的原因。 与唐菖蒲鲜切花相比,冷藏唐菖蒲切花瓶插过程中的吸水量明显下降,鲜重下降时间提早,小花含糖量最高值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CAT和POD活性降低,小花颜色变黄,讨论了唐菖蒲切花冷藏后品质变劣原因。 用浓度为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GA和6-BA溶液在2~6℃低温下处理24h,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GA和6-BA处理都能改善唐菖蒲切花冷藏出库时的品质,促进瓶插时花朵的开放,抑制苞片叶绿素和花瓣可溶性蛋白的降解,抑制花瓣MDA的升高,提升唐菖蒲切花观赏品质。所有处理中,200μg·mL-1GA效果最佳。 研究了非洲菊鲜切花瓶插过程中弯颈易发部位(中部茎段)及其上部、下部茎段水分平衡动态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瓶插过程中:①非洲菊鲜切花的鲜重和含水量先增后减,吸水逐渐减少,蒸腾失水相对稳定,水分饱和亏缺增大:②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上部茎段一直高于中部茎段和下部茎段;③MD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上部茎段低于中部茎段和下部茎段;④中部茎段的相纤维含量与上部茎段无显著差异,但大大低于下部茎段;⑤瓶插初期POD活性略有下降,后期迅速上升,上部茎段POD活性一直高于中部茎段和下部茎段。讨论了中部茎段易发尘弯曲的原因。 采用了Fe2+诱发的脂蛋白PUFA过氧化、H2O2诱导的RBC溶血和紫外线(UV)诱发的RBC溶血等3个体外抗氧化实验体系,对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等35种鲜花的 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实验的35中鲜花 中 4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的花蕾抗氧化活性最强。
其他文献
2019年11月30日,2019首届全球能源新基础设施峰会在日照市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日照市政府主办,能链集团(车主邦/团油/快电)作为协办承办单位之一.峰会汇聚了全球能源产业链的
期刊
以龙爪槐和毛刺槐的子叶、花药、叶片等外植体为材料,开展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的研究.龙爪槐、毛刺槐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为进一步研究龙爪槐和毛刺槐的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峻,出现了微电网这种不同于传统大电网的新型结构。微电网既可以解决海岛、山区等地区的供电问题,又可以整合分布式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相比于先出现的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无需考虑相位、频率等问题,但相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基于下垂法的直流微电网新型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为推动直流微电网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一点贡献。首先介绍了直流微电网的概念及研究意义,对常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