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对认知功能损害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目前,全球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400万人,并且预计到2050年翻两翻。全球每年有超过990万的新发的老年痴呆症病例出现,这意味着每3.2秒出现一个痴呆患者。根据2010年世界老年痴呆症报告估计,全球老年痴呆症花费的成本将超过全球生产总值的1%约为6040亿美元,而且这种局面将持续上升。高血压病广泛存在于痴呆人群中,且在这些人群中广泛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无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在科研中,MCI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相关领域,所以对MCI患者进行积极干预是延缓认知功能进一步衰退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关于MCI的治疗以及干预MCI向痴呆进展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迄今为止,至少有14篇关于降压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已经发表。然而,目前仍缺乏降压药物对整个痴呆进展过程,即从正常认知功能到MCI再到痴呆的全过程,是否能预防和改善认知功能的系统评价。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降压药物对认知功能正常、MCI或痴呆的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检索从开始至2015年12月为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Database and Experta Medica(EMBASE)四大数据库的所有有关降压药物对认知功能正常或有认知功能减退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的队列研究文献。对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规模(NOS)标准。结局指标选取使用药物后发生MCI发生率、痴呆发生率、MMSE评分、认知功能量表变化量和不良反应。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各纳入研究结果间异质性检验采用Cochran's Q检验(X2值和P值)和I2检验。I2值反映的是存在异质性的结果占效应量总变异的比例,I2<50%,说明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I2>50%,说明异质性较明显。  结果:  共纳入15篇队列研究涉及26819名患者。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总分为6-9分,均为高质量研究。对于认知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与不用降压药物比较,纳入7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显著改善痴呆的发生率(RR0.79,95% CI:0.71-0.87,P<0.01);纳入6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降压药物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RR0.77,95% CI:0.68-0.87,P<0.01)。纳入1篇研究结果显示,降压药物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RR,0.30;95%CI0.11-0.99)。对于有MCI的高血压病患者,1篇研究指出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认知功能的减退(MMSE评分:26.6±3.6/30 versus26.1±3.2/30,P<0.01;认知效率评分,the Cognitive Efficiency Profile score:58.5±16.1/100 versus54.9±12.2/100,P<0.01)。对于有痴呆的高血压病患者,纳入4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显著提高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平均分(WMD=1.40,95% CI:1.28-1.52,P<0.001)。没有文献报道使用降压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论:  本系统评价表明降压药物能够显著预防和改善正常认知功能、MCI和痴呆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但是,只纳入了1篇关于MCI的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且没有文献报道不良反应。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背景:依托咪酯是速效催眠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糖皮质激素的血浆浓度降低,导致肾上腺的异常反应。皮质醇和睾酮合成具有类似的生物合成途径,共同使用常见的
目的:  探索新型MLK鼻内镜评分系统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中术前及术后的使用情况。  方法:  使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51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PD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治疗机制亦不完善。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方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