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生态功能分类及其价值估算,是进行土地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通过借鉴植物、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分类的经验,在收集现有的、全部的土地生态功能类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类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创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土地生态功能分类及其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为了验证其研究成果,以株洲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机会成本法,从正、负两方面效益来估算株洲市林地、草地、耕地、水域及建设用地的生态功能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个依据充分、逻辑清晰、系统并实用的土地生态功能三级分类,其中包含6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和28个三级类,并准确、完整地概括了土地生态功能的含义,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奠定了基础。(2)在土地生态功能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包含3个层次和21个评估指标,为合理利用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3)2014年株洲市土地生态功能价值显著,总价值为652.514亿元,是当年株洲市生产总值的37%。林地、草地、耕地、水域及建设用地生态功能价值分别为491.741亿元、3.782亿元、63.341亿元、119.624亿元、-25.974亿元,株洲市单位面积土地生态功能价值约为6万元·hm-2。(4)不同土地类型生态功能价值的贡献率排列为:林地>水域>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中林地和水域的贡献率超过90%,而草地的贡献率不足1%。(5)各项生态功能的效用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净化环境>调节气体>形成与保护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积累营养物质,其中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调节气体的生态功能价值高,共占总价值的80%,是株洲市主要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