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次提出了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碎石RPC)的概念,碎石RPC是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基础上,作为其替代产品研制出来的。目前,国内外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断裂性能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断裂性能的研究则还没出现。本次试验制备了尺寸为400×100×100mm,缝深比为0.2,碎石率分别为30%、40%、50%的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866-2、866-3、866-4和666-2、666-3、666-4,其中866和666分别表示配合比中所含胶凝材料的质量)和相应的活性粉末混凝土(866-1和666-1)三点弯梁试件40个。试验测得了荷载—加载点位移曲线、荷载—裂缝开口位移曲线,并采用双参数模型与虚拟裂纹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探讨了碎石掺量、弹性模量等的变化对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的影响,并与活性粉末混凝土对比研究;同时采用软件对同尺寸不同缝深比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碎石RPC的断裂与RPC的断裂破坏过程相似,断裂面凹凸不平;在866组中866-4与866-1相比,断裂性能提升:断裂能提高10.5%,等效断裂韧度提高50.5%,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提高54.2%,等效裂纹长度提高9.9%;在666组中,与666-1相比,666-2和666-3的断裂性能也有所提高;分析发现866-4的断裂性能相对最优,其次是666-2、666-3;碎石掺量对碎石RPC的断裂性能影响规律不同;软件分析验证了断裂韧度存在尺寸效应,采用双参数模型算得的KICS比较真实的反映了结构的断裂性能。要使碎石RPC替代RPC应用,还需进行大量的试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