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所组成的隔代抚养家庭,已成为劳动力流出比例高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笔者相信,农村家庭结构和抚养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改变。代际关系和传统相比,展现出诸多不同特征,尤其是表现在隔代抚养的主要承受者——祖辈、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关系互动之中。本文写作的目的便是以隔代家庭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的现状及特征,尤其是子辈和祖辈、父辈和子辈之间的代际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状态、重要特征及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当代中国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形态进行一个基本的评价,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法为辅的实地调查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白池村隔代抚养家庭的调查研究,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农村隔代抚养家庭的代际关系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的表现内容主要有:在经济和物质支持方面,父辈与祖辈对家庭经济的支撑是双向互助的,但主要还是父辈流向祖辈;在情感沟通方面,由于父辈长期身体缺位,因此三代之间的情感沟通方式不同,祖辈与子辈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方式,而父辈与祖辈、子辈则主要是采用电话等工具进行的间接交流方式;在田间劳动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父辈不能为祖辈提供其所需的照料和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呈现的特征有:祖辈承担了父辈抚养子辈的职责,父辈与子辈之间由于长期缺失亲子互动情感疏离,祖辈与父辈之间的代际交换偏向理性化。并根据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的表现和特征,从基本状况和问题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的分析,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如何改善、社区支持层而如何帮助、家庭内部如何调节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