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28%,而其耗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左右,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5%以上;稻田单季水稻氮肥用量平均为180kg·hm-2,比世界稻田氮肥单位面积平均用量高75%左右。传统的大水淹灌和大量增施氮肥,不仅影响了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而且加剧了灌溉用水的日趋紧张,同时因径流、渗漏和排水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稻作水分利用效率、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模式对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研究水分胁迫对水稻氮素营养特性,是改进水稻水分管理技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于2005~2006年利用盆钵、测筒、测坑和大田栽培条件,分别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水分胁迫下水稻氮素营养特性,探讨了不同时期水稻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比较了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干旱栽培(雨养)和淹水灌溉方式对水稻的生理生态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最优水分管理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蘖期轻度胁迫处理后、在复水处理收获时植株的根、叶、茎鞘、穗和地上部分的干重及总干重较对照均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增加,而重度胁迫显著降低。灌浆结实期轻度水分胁迫处理水稻叶面积指数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两优培九和红莲优6号分别提高了5.80%和11.57%;而重度胁迫处理下降显著,叶片早衰。与对照相比,分蘖期轻度水分胁迫处理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较少或略有提高,轻度水分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抽穗扬花期两优培九剑叶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低于对照,且降低程度与胁迫程度正相关;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提高。两优培九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叶片水势均表现为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而降低,其中重度胁迫叶片水势下降显著。两优培九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叶片的丙二醛含量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增加,其中重度胁迫处理较对照分别上升了1.74和1.51倍。抽穗扬花期两优培九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上升,其中重度胁迫处理下上升显著。幼穗分化期水稻单茎根系伤流强度以轻度水分胁迫处理最高,而重度胁迫处理最低,其中两优培九和红莲优6号轻度水分胁迫处理比对照分别高19.15%和13.64%。水分胁迫对分蘖期单株的有效穗数影响较大,轻度水分胁迫提高了单株的有效穗数、单株的实粒数,从而一定程度的提高产量,而重度胁迫显著降低了产量。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扬花期水分胁迫对产量影响较大,结实率随胁迫加重而显著下降,为水分敏感时期;灌浆结实期干旱胁迫处理对干粒重影响较大,轻度胁迫处理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对照总体上差异不显著,而重度胁迫显著降低了单株有效穗数以外的各产量构成,从而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的水分胁迫处理中,以轻度水分胁迫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分蘖期和灌浆结实期进行适宜的水分胁迫处理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分蘖期和灌浆结实期轻度水分胁迫强度可一定程度的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而分蘖期重度干旱胁迫降低了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幼穗分化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处理提高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抽穗扬花期中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了垩白度;重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着水分胁迫加重,蛋白质含量随之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随之降低。(2)水分胁迫对水稻氮素营养特性的影响。同一土壤水势水平下植株地上部分干重与总干重均表现为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根冠比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同一氮肥水平下,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总含量、SPAD值及叶片的水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叶绿素a/叶绿素b、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加;同一土壤水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总含量、SPAD值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叶片的水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丙二醛的含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同一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轻度胁迫下,产量为高氮>中氮>低氮,在土壤水分充足或重度胁迫下,产量则为中氮>高氮>低氮。低氮水平下以轻度水分胁迫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中高氮水平下随水分胁迫的加重,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在相同的土壤水势下,出糙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同一氮肥处理下,出糙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提高。在相同的土壤水势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同一氮肥处理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提高。在同一土壤水势下,稻米蛋白质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稻米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而有所提高。(3)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叶面积指数大,叶片净光合速率高,蒸腾速率较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高;半干旱栽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干旱栽培叶面积指数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且后期叶片早衰。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也存在“午休”现象,间歇灌溉可以使光合午休有所减缓。间歇灌溉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而雨养栽培降低了叶绿素含量。随着各灌溉方式所设定的土壤水分下限占饱和含水率百分比的降低,灌水量的减少,叶片蒸腾速率和水势随之降低,而叶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之提高。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显著增大了水稻群体昼夜温差与昼夜湿差,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群体环境。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雨养)方式下水稻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比淹水灌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节水幅度为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干旱栽培(雨养);间歇灌溉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而干旱栽培(雨养)产量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以间歇灌溉最高,半干旱栽培次之,淹水灌溉和干旱栽培较低。随着耗水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由递增到递减,呈现为二次曲线关系,出现所谓的“报酬递减”现象。间歇灌溉下稻米的整精米率、精米率、粒长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垩白粒率、垩白度低于其他处理;随着稻田耗水量的减少,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而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溉为南方稻区较适宜的灌溉方式。
其他文献
品牌样本从2月18日成立至今的半年多时间里,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六家专业公司在推进改革重组的同时,全力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他们以新形象、新服务展现了集团强大的整体实力
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三维动画技术逐渐运用于的科研、文化等不同领域。其自身的直观性、动态性、数字化特点,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事物,展现事物的特征。凤翔泥
目的产后甲状腺炎(PPT)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之一,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发生PPT提示患者存在潜在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妊娠作为一个诱发因素
加速度计作为惯性导航、精确制导装置中关键的惯性测试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驾驶、无人机、弹道导弹、航天飞机、军舰轮船等领域的惯性导航系统中。加速度计性能的优劣将
目前,有线数字电视平台体系的平移正在全国有条不紊的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系统框架包括: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四大部分。搭建一个可扩展的、稳定
光伏发电是目前太阳能的主要应用方式,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由微型逆变器与光伏电池组成的交流模块式并网结构相对于其他并网结构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安装维护简单、
中学生健全人格养育是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着眼点。本文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吸纳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融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吸收最新的教
鲁地指古代鲁国辖域,即今山东曲阜、泰安、临沂、济宁、荷泽、枣庄等地,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其园林势必深受影响。可以说,中国各地的古代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
随着国际交往与交通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口迁移的广泛分布,导致工作伙伴与社会群体之间多文化并存的现象日见频繁,跨文化交际也因此成为21世纪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必备能
击剑自50年代传入我国,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后,我国的击剑竞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一系列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击剑运动训练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