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我国目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中的一项制度设计,被赋予了监督和评价权力履行的职责,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审计工作的一部分,也应发挥治理腐败的作用。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践已有16年,学术界关于审计结果公告的研究主要是讨论公告制度如何实践的基础性研究。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实践的不断深化,审计结果公告对腐败治理的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增强腐败治理效果,这是目前政府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腐败治理为研究出发点,以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对象,以研究现状为基础,以公共治理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为理论指导,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为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审计结果公告对腐败治理的作用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审计结果公告可以通过发挥威慑效应和向社会公众提供舆论监督信息来治理腐败,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审计治理腐败的一个新路径。本文选取2003-2015年省级审计机关门户网站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手工整理省级审计机关是否公告审计结果和公告的数量,同时构建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实证检验审计结果公告与否对政府审计治理腐败效果的影响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质量和数量特征与政府审计治理腐败效果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告能够增强政府审计治理腐败的效果,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对政府审计治理腐败效果的强化作用越明显。据此,本文提出了改善公告质量和扩大公告内容、改善审计结果公告的传播等政策建议。本研究证明了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审计治理腐败的调节机制,为政府审计提高腐败治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制度和实践方向,为政府审计机关优化审计结果公告机制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本文深化了审计结果公告对腐败治理的作用研究,拓展了政府审计治理腐败的路径研究。因此,本文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