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所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制造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在企业的数量、规模,还是获得的收益方面都是呈显著增加的态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所以,研究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论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识不足,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过低,企业只注重技术的引进而忽略了对其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这个环节,致使产品缺乏自有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较低。本文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良好的技术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发展不协调,企业长期忽视工艺创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企业都忽视,甚至放弃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企业的组织模式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的配合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论文以A-U模型为原型,论证了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问题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先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环境特征,然后从技术角度研究了制造业企业在这四个阶段中应该分别采取“快速型”、“调整型”、“稳定型”、“创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及每阶段所应该采取的组织结构,并分别讨论了每种技术创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其中重点研究了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延长产品成熟期的策略。二是在衰退期,通过引入“第二曲线”思想,研究了企业在该阶段进行持续创新,研发新产品的重要性及其方式。最后通过介绍丰田汽车公司研发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案例论证了前文研究的结论。藉此希望能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