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调查患者的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以及障碍感知现状,分析其与就医决策延迟的相关性,并通过路径分析,明确各因素对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作用机制,为改善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深圳市某三所三甲医院心内科诊断为AMI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AMI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就医决策障碍感知量表。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22.0和AMO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份,有效回收2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17%;调查对象以男性居多,占79.7%,45岁以上患者占86.6%,疾病类型以NSTEMI居多,占58.49%;2.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中位数为6h,其中STE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中位数为5.16h,NSTE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中位数为6.75h;3.AMI患者的知识得分为(11.58±2.89)分,态度得分为(13.28±2.36)分,信念得分为(17.73±4.10)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8.66±7.04)分,障碍感知得分为(30.35±6.67)分;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人均月收入、冠心病史、心梗史、症状是否典型,症状归因、疾病类型、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与患者的就医决策延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心梗史、疾病归因与知识、信念、障碍感知是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6.路径分析显示,该模型能解释就医决策延迟时间55%的方差,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可直接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路径系数分别为-0.294、-0.148、-0.225、-0.231、0.22,态度可作为知识和社会支持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4.39%和12.83%,信念可作为知识和障碍感知预测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5.11%和17.6%。结论:1.AMI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处于较高水平,知识、态度、信念以及社会支持处于较低水平,障碍感知处于较高水平;2.AMI患者年龄、心梗史、疾病归因以及知识、信念、障碍感知是就医决策延迟的独立预测因子;3.AMI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社会支持、障碍感知对就医决策延迟时间具有直接预测作用;4.AMI患者的知识、社会支持、障碍感知可通过态度、信念间接预测患者就医延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