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及政府的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西部地区实现“后发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迅速,但是文化产业总体的发展规模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文化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比较弱等问题,制约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充分的开发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而加强重视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益于解决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增强西部地区文化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5-2013年西部1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增长率及其分解指标。并运用2005-2013年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的态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源泉。除贵州省,西部其余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增长率均大于1。西北,西南两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西南地区技术进步要快于西北地区。通过对文化产业全要素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本地文化市场需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变动均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全要素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水平,文化产业集聚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其他文献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带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优化配置的载体对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与国际贸易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二氧化锆,利用SEM、XRD技术,对纳米ZrO2进行微观形貌和粒径分析,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值以及Pb2+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热力学性质
企业为新项目筹集资金会面临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通过不同渠道筹措的资金的合理搭配称为融资结构,亦即这些资金组合的比例关系。只有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式,权衡融资的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