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及政府的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西部地区实现“后发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迅速,但是文化产业总体的发展规模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文化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比较弱等问题,制约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充分的开发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而加强重视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益于解决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增强西部地区文化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5-2013年西部1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增长率及其分解指标。并运用2005-2013年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的态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源泉。除贵州省,西部其余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增长率均大于1。西北,西南两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西南地区技术进步要快于西北地区。通过对文化产业全要素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本地文化市场需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变动均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全要素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水平,文化产业集聚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