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中医证候的辨识常依据一组症状体征,但是,不同于西医学的综合征,中医证候的辨识依据的是这组症状的①部位,如腰部症状多提示肾病,胁部症状多提示肝病;②所属脏腑的功能,如不寐多提示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急躁易怒多提示肝主情绪的功能异常;③性质,如感觉刺痛多提示瘀血、感觉胀痛多提示气滞,排泄物质稀多提示虚寒,质稠多提示实热;④加重缓解因素,如生气加重多见于肝气郁结,矢气缓解多见于胃肠气滞。因此,本文提出了症状的临床特征概念,并对历代医案数据库中症状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目的:症状临床特征的提取及分类。研究方法:基于本课题组提出的症状单元假说,对症状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界定。利用建成的历代医案数据库,编程提取与症状单元对应的每一条原文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历代医案数据库中症状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研究结果:确认一级部位特征20个,蕴含一级部位特征的症状单元计218个;确认脏腑功能特征5个,蕴含脏腑功能特征的症状单元计60个;确认一级性质特征205个,仅蕴含一级性质特征的症状单元计115个;确认加重缓解因素共计129个;确认二级部位特征538个、二级性质特征224个,蕴含二级临床特征或加重缓解因素的症状单元计242个。研究结论:本研究全面总结了中医症状的部位、性质、脏腑功能和加重缓解因素4种临床特征,其中,症状的部位特征和部位证素有关,症状的性质特征和性质证素有关,症状所属脏腑的功能和部位证素有关,加重缓解因素与性质证素有关。可望为中医证候要素的辨识提供依据,凸显中医辨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