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指导水平直接呈现在运动员的竞赛水平中,严格、完备的高水平田径教练员培训系统对于运动员的备赛、竞赛有着间接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运动人才的选材、育才以及系统培养阶段的科学训练对成年期运动员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构建符合运动员成长规律特征的田径教练员联动培训体系和等级认证体系非常必要,也是目前田径教练员职业能力提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田径教练员作为我国田径运动队及专业队实施训练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其训练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水平和竞训的效果。因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训练创新培训工作,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为了促进我国田径高水平教练员知识体系更新,进一步提高我国田径一线队伍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教水平,更好地掌握国际先进训练理念、学习领先的竞训方式,合理掌控项目竞训规律,中国田径协会面对全国各省市一线教练员推出了中国田径高水平教练员的训练创新培训工程,历时7年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挥了促进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占田径教练员比例较大的基层从业者,如何实施专业性的系统培训,实现知识体系更新,尚缺乏研究和方法创新,为此,本研究从调研高水平田径教练员培训现状入手,调查了三线的相关工作人员,旨在发现不足之处,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田径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借助培训和比赛的机会分别对215名一线教练员和239名一、二、三线的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两次调查人员不重叠),所得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1、近年来,我国田径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得益于中国田径协会对田径教练员培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对我国田径教练员培训现状的不断探索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国内最先推出了一线高水平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工程,历时7年多,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培训内容转化为训练实践的程度依然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2、通过对参加培训的一线高水平教练员调查,发现了在人员方面虽略有增加,但相对固定;师资配备方面内外结合,培训效果能达到大部分学员满意的要求;但是,参培人员的带队水平参差不齐,培养顶级水平运动员的教练依然缺乏,急需加强教练员梯队建设和系统地分级培训。3、我国田径高水平教练员培训工作已历时7年,参加培训教练员群体涉及范围相对较小,要扩大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基础,必须扩大培训对象群体,改革现有培训体系和模式,加强对二、三线教练员的培训,也可以让更多的一线教练员深入二、三线队伍担任讲师,甚至带训指导,协同联动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4、通过对一、二、三线田径教练员的联动培训可行性调查,进一步证实了基层教练员参加高水平专业培训机会少,希望得到专业培训的迫切性强,实施联动培训组织的可行性较高,但是他们对讲师条件、授课内容、组织形式等的需求更贴近实际工作,更希望高水平优秀教练员进行带教授课,这些为今后实施联动培训的课程设置、讲师遴选等组织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5、改革和整合我国现有的田径教练员培训,借鉴世界田联、其他竞技体育强国的培训体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的教练员教育和等级认证系统,既有利于教练员人才的分级培养,也有利于运动员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6、细化培训大纲,规范培训内容及水平要求,启动讲师认证培训,严格考核标准是今后实施联动培训对接等级认证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