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规划源于五年计划,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组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到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五年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不断凸显,逐渐演变为综合性公共政策。因此,需要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理解并不断优化五年规划的编制,而引入更多主体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开展充分的合作和互动,集中更广泛的智慧,成为优化五年规划编制的重要方式。 本文以公共政策理论为主要视角,通过梳理中国五年规划编制的轨迹,把握五年规划的公共性、权威性、动态性的公共政策特征,阐述多元主体参与规划编制的趋势。选取J区“十三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样本,还原规划编制的全过程,透视组织实施者、协作参与者、专业合作者、利益相关者等各类主体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参与情况,肯定多元主体参与对于改善规划编制的积极意义。 本文重点分析各类主体在参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困境及其成因,政府内部缺乏有效协作、专家团队参与效果不达预期、公众参与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的不足、规划成果整合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多元主体参与规划编制的效果。最后,针对这些困境从优化规划组织方式、改变专业合作方式、推动多元主体主动参与、拓展多元主体参与路径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让政府、专家、公众等各方,实现更加充分的互动,更加有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