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的构成原则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单篇课文或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依据“任务”设“课”,“一课”之下编排多篇文本。“一课多篇”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编排特点之一,但新教材“一课多篇”类文本的教学仍存在单篇精讲、教学内容学理依据不够等问题。尊重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新教材“一课多篇”类文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不再全都是一篇篇精讲,而是一组组地展开整合教学。本论文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的构成原则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单篇课文或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依据“任务”设“课”,“一课”之下编排多篇文本。“一课多篇”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编排特点之一,但新教材“一课多篇”类文本的教学仍存在单篇精讲、教学内容学理依据不够等问题。尊重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新教材“一课多篇”类文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不再全都是一篇篇精讲,而是一组组地展开整合教学。本论文共分三章阐述论题。第一章先从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教学实施最优化三方面指出“一课多篇”编排体例意义。接着梳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一课多篇”编排体例的篇目,总结出“一课多篇”编排特点,本章节为本论题提供研究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辅之以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用数据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统编高中语文“一课多篇”阅读教学现状并分析原因,为本论题研究的现实基础。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3课10篇现代诗歌为例,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三个层面展开“一课多篇”教学建构。提出以微专题的形式开展“一课多篇”阅读教学,兼顾教学内容的难度梯度,使微专题呈现序列性;教学内容明确“一课多篇”的课程指向,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结构化语文知识和方法性语文知识;以任务驱动教学为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由此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本章为论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创新点所在。总之,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一课多篇”编排体例为研究对象,聚焦到现代诗歌这一文体,由面到点,探索“一课多篇”编排文本的教学方法、策略,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引起一线教师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一课多篇”编排体例的重视,尊重这一编排体例,尝试开展“一课多篇”整合教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融资渗透率提高以及有利的监管环境推动下,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迅速发展。2021年全年供应链金融ABS共计发行458笔,总金额达到2803.08亿元,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下,供应链金融ABS呈现井喷式发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从产业链整体出发,整合上下游交易、资金需求状况等基础信息,在交易真实性条件下,以核心企业及下属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稳定交易为基础,运
但实际运行中,火电厂汽轮机往往存在功率偏低、过滤效果欠佳等运行中,不利于汽轮机高效运行,直接影响火电厂经济效益。以火电厂汽轮机运行为研究落脚点,具体分析运行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提高火电厂整体运营水平,为我国火电厂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的:观察调中益气化湿汤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溃疡(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胃镜下溃疡愈合恢复情况、对Hp的根除情况及预后远期疗效,为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以及防止溃疡和幽门螺杆菌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者均需行根除Hp四联方案治疗2周,然后进一步应用雷贝拉唑抗溃疡治疗4周。其中治疗组在此用药方案基础上服用调中益气化
目的:观察葆青颗粒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葆青颗粒治疗DO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选取其中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使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mg/kg诱导DOR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3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补佳乐组、葆青颗粒高、低剂量组,并分别予以0.9%
香山静宜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山地园林营造的代表之作,大小建筑院落依山地起伏,错落有秩,形成著名的静宜园二十八景。清末,静宜园两次毁于外国侵略者的战火,仅存遗址,其中最大规模的建筑群——中宫同样遭到焚毁。近代时期,静宜园中宫遗址上兴建香山慈幼院校舍。1980年代初,这里用以兴建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中宫遗迹荡然无存。近年来,香山公园进行了二十八景复建工程,一部分景点得以复原,中宫因基址被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准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性制度之一,在“双碳”目标中亦不可缺。本文介绍了“双碳”时代下,衢州根据地区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围绕全领域覆盖、多跨度应用的“碳账户”体系建设目标,运用标准化思维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构建闭环标准体系,探索了标准化助力“双碳”工作落地,促进低碳社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结构的直观反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早于十一五时期,我国便指出了展开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尽管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已经实现了服务业主导的合理产业结构转型,但产业链不通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体系建立不完全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出了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提出
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于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由此,本文结合“双碳”战略视角,以及建设黄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提出,将创新要素与碳排放相联系,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流域内各个区域之间创新要素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内容对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坚守生态红线,实现流域低碳和可持
机场航站楼作为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的载体,属于大规模人员聚集场所。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机场航站楼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如果应急疏散路径不畅通或者应急疏散预案不合理,则会发生拥堵、踩踏甚至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尤其当到港航班比较密集时,大量旅客在短时间内到达机场,就会形成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到港客流,且机场到达层通道相对狭窄,结构曲折且到达旅客的行程大多需要经过楼层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