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与资产重组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19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亏损面较广,要扭转这个局面,就必须加快其改革的步伐,认识到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以及在国企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资产重组是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加大机构调整力度,解决宏观总量矛盾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综合方式。通过对国企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而以盘活企业资产实现企业改制为目的的企业重组是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重要步骤和中心环节。对此,笔者首先论述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迫切性,中小企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永久性的问题,只有把国有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为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积累经验;其次,笔者又论述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设想,可以在有关国计民生的主要经济部门中扶持一批国营大型、特大型企业进入中观经济领域,替代或逐步替代地方政府的中观经济决策职能,成为主导市场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对国有中小企业可通过引资嫁接或拍卖等方式,把企业改制成国有民营或私有民营性质;接着,笔者又对在国企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如地方政府行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企改革与人事制度创新的关系,怎样走出产权决定论的误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国企改革与债券市场的关系等等问题都作出了分析。正因为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离不开资产重组,所以接下来笔者又论述了与资产重组的常见方法和类型,总的说来,企业资产重组主要有整体改组模式、分立模式、合并模式、控股合并模式等多种方法,而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到底应采取何种方式应根据当时的特定情况而论,对于资产重组的类型,笔者认为主要有生产经营性资产重组、资本经营性资产重组和体制改革型资产重组三种类型,最后笔者着重论述了对资产重组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的分析。资产重组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有效“捷径”。在重组过程中,政府往往可以在存在一定理论和法律依据的前提下使用行政划拨的方式,但如果尺度不当会诱发行政干预,因此,在资产重组中就政府而言,应注意防止行政干预,同时作为企业也应该小心谨慎,要注意坚持资产重组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原则,要注意克服观念上、产权方面和国企社会职能剥离方面的障碍,要注意正确处理好资产的优化重组和尊重企业自主权等方面的关系。同时也应注意防止“归堆扩摊”等方面的错误。
其他文献
首先提出了为什么要研究 C4I系统体系结构问题 ,进而依据参考资料定义了“3A”及其研究内容。在描述了“3A”之间的简要关系之后 ,给出了对“3A”之间特殊关系的几点思考 ,并
不管一个经济体如何成熟,货币政策一直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因此颇受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以来,随着影子银行、非银金融的迅速发展,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完成,货币供应
该文从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神经保障的一般规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研究对象,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第一、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对社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主力。但是为民营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还没有相应的建立起来,尤其是为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