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IWRAP模型的船舶碰撞频率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船舶航行安全的愈加重视,海上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对船舶频繁交汇区域和海上工程建设区域的船舶通航风险定量评估就显得愈加重要。工程学上通常将风险定义为不期望事件发生的概率或频率与事故后果的乘积,故对船舶碰撞频率模型的研究是船舶通航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模型预测准确性会直接影响船舶通航风险评估的量化结果。IWRAP(IALA Waterway Risk Assessment Program)模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且效果最好的船舶碰撞频率模型之一,为了使模型运算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对IWRAP模型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对IWRAP模型中的关键系数事故致因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得到科学的确定方法;其次,结合费马恩模型的优点,对IWRAP模型进行改进,在原模型基础上加入追越局面下同一类型船舶内碰撞事故频率的建模,以及弯道会遇局面下同向的各类型船舶间的碰撞事故频率的建模,使IWRAP模型中的对碰撞情景的分类更加全面,以期模型对船舶碰撞频率的计算更加准确。本文运用改进IWRAP模型的对洋山港深水航道与金山航道的部分航段进行碰撞频率计算以验证其准确性。本文获取了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洋山港深水航道一个截面及金山航道两个截面的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数据,数据按时间顺序自2014年7月起每一年为一组,共分为三组。运用改进的IWRAP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每年的碰撞事故频率及年均碰撞事故频率。通过与研究水域中实际的碰撞事故频率和运用原IWRAP模型计算得到的碰撞事故频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旨在建立更为准确的船舶碰撞频率模型,以提高船舶通航风险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判断各水域风险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对水上工程建设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智能船舶相关技术是船舶发展趋势的相关热点之一,其路径规划问题具有约束性、复杂性等特点,求解有一定的难度。各种路径规划算法的提出和改进,为该问题的较好解决提供了有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数字化业务也在迅速增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对于广播中心播出的信号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
我国是世界内河航运大国之一,内河航运是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运能大、成本低、污染轻、占地少、能耗低等优势。2016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全国交
沥青路面具有强度较高、稳定性好、不透水性好等诸多方面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目前我国各类车辆数量均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是重量大的挂车和货车,以连续不同的速度或频率对沥青路面施加荷载,这对沥青路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SBR类改性沥青虽有优良的低温性能,适合温度低、温差较大的地区,但是若以物理共混方式制备SBR类改性沥青容易分层、离析,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以化学反应共混方式制
学位
学位
期刊
柑桔占世界水果总产量22%.柑橘作为福建优势水果之一,已成为福建省农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与农村经济的支柱;永春芦柑为中国传统柑橘良种,在世界柑橘产业中具有独特地位,在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