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与农户参加新农保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泉州市部分农村的调查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泉州市部分农村农户参加新农保的调查信息为样本,主要研究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因素,并期望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蒙有限理性理论的思想,归纳解释农户参保行为的内在逻辑。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称“新农保”,以国务院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为划分依据,在这之前,在农村地区所实行的养老保险称之为旧农保(也称为老农保)。新农保的实施旨在把农村养老建设提上轨道,提高农民年老后的生活保障。然而,这一项惠农政策实施多年,却还未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部参保,仍然存在一部分的农户不参保或者参保档次比较低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正是农户的参保行为,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是否参保,二是参保档次。  本文首先对个人、家庭、社区和政策四方面的因素与农户是否参保和参保档次分别进行相关性检验,剔除相关性不显著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是否参保的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农户参保档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西蒙对人类认知的分析,并提出的决策合理性必需要考虑到的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对个人、家庭、社区和政策因素下的自变量进行整理,将这些自变量分别归类到生理、认知和动机三方面因素中,结果显示:对农户是否参保影响更大的主要是认知因素,对农户参保档次影响更大的主要是生理因素和动机因素。  研究发现:农户做出参保行为的过程中,并没有也无法考虑到所有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这是一个有限理性的思考过程,影响是否参保和参保档次两方面的参保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农村地区,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推广新农保、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农民角度出发,抓住农民做出不同决策时可能考虑到的不同因素,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农村养老水平,建设和谐农村。
其他文献
学位
在极坐标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点与点的三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即同一个点、共线的点、共圆的点这三种“点”的问题.由于极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差别,在解决这三种“点”的极
期刊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现阶段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情况,总结提炼经验,为下一步全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出政策参考。通过已签约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效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