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研究——以山东省L市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为视角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行刑社会化”思想和“罪犯人权”思想的提出,非监禁刑在刑罚执行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西方国家,一种新的刑事执法模式——社区矫正悄然兴起。社区矫正即将罪犯放在社区内执行刑罚,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改造,使其顺利的回归社会。社区矫正的理念赋予刑罚更为积极的意义,一经形成便被追捧,成为世界刑事执法模式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受此潮流的影响,我国于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县和乡镇、街道陆续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试点工作,各地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独具一格的社区矫正模式,但也出现了社区矫正社会接受度不高、社会参与性不强、矫正制度不完善、矫正机构不健全、矫正队伍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给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当今,理论学界大都探讨社区矫正的含义、特征、理论渊源和实践价值等理论层面的内容,而对社区矫正在实践上运行的效果、存在的困境、发展的方向等方面涉足较少。社区矫正不应是纯理论的东西,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笔者在山东省L市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山东省L市自2005年开始在其所管辖的八个县(市)区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总体运行状况有条不紊,取得一些成绩,也面临一些问题。笔者基于工作优势,选择把L市的社区矫正工作整体实践作为一个研究个案,综合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社区矫正这一课题,通过对L市较为代表性的研究结果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矫正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中,笔者简单介绍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思路和方法。在第二章,笔者分析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嬗变,界定了社区矫正的定义、理论基础等,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萌芽、试点、全面试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的渐进中,论述了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效果和意义。在第三章,笔者介绍了L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从基本情况、工作机制设计、工作方法总结和创新三个方面勾画了L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模式。在第四章,笔者研究了L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组织体系不全、配套制度缺乏、执行主体模糊、部门衔接不畅、管理模式僵化、队伍建设薄弱、经费保障不力、公众参与不足等。这些问题并不是L市独有的,根源于传统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社区矫正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和社会支持、保障措施等的缺乏。在最后一章,笔者探讨了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的路径。通过分析,在新时期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即健全社区矫正立法,制定统一的社区矫正法,变革行刑理念,加强刑事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健全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社区矫正的机构体系,不断创新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大力发展专门化的矫正队伍和社会志愿者。此外还应优化法律监督,即建立统一的刑事执行监督部门和法律监督机构,完善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刚性监督和动态监督。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频频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尤其是工厂、煤矿企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从云南富源煤矿瓦斯事故、到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化工企业爆
学位
平衡论是行政法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平衡论认为,行政权与相对人权利关系问题是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平衡论主张通过对行政权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配置,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正与效率的兼顾和双赢。正是平衡论具有这样的理念、主张和功能,所以本文认为,平衡论可以作为分析、批判以及建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理论基石。运用平衡论来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发现: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之所以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