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系元素单促进与协同促进二氧化钛的表征以及光解水制氢性能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能源与环境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话题。为了应对温室效应以及能源危机,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氢能,作为一种高效且无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氢都是通过重整的方法获得的,不仅能耗高,还会排放大量的CO2;更为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廉价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制氢;光催化分解水提供了一种清洁,环保的利用太阳能制氢方法;自1972年Fujishima与Honda首次发现TiO2上的光解水现象以来,TiO2因其自身稳定、廉价、无毒、易得等诸多优势,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光解水制氢催化剂。   本论文主要以铁系元素与二氧化钛为研究对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1)采用聚合络合法(PCM法)制备出钴掺杂二氧化钛(Co/TiO2);以热重-差示扫描同步热分析(TGA-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共焦显微拉曼光谱(Raman)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作为探针反应,以前六小时氢的生成总量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样品主体成分为锐钛矿晶型的二氧化钛,钴元素呈高度分散;钴的掺杂能够明显提升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光解水制氢活性,0.3%Co/TiO2样品具有最佳的光解水制氢活性,产氢量达到2499μmol,是同等条件下制备未掺杂的TiO2的近6倍,是P25型二氧化钛的60多倍;以0.3%Fe/TiO2,0.3%Co/TO2与0.3%Ni/TiO2进行了不同铁系金属掺杂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0.3%Co/TiO2的光解水制氢反应活性最高。   文中,对铁系金属离子的掺杂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   (2)采用PCM法制备出钴镍共掺杂二氧化钛(Co+Ni/TiO2);以XRD,氮气吸附-脱附,UV-VisDRS,Raman,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作为探针反应,以前六小时氢的生成总量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样品主体成分为锐钛矿晶型的二氧化钛,钴镍共掺杂能够明显提升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光解水制氢活性,0.1%Co+0.2%Ni/TiO2样品的制氢活性明显高于0.1%Co/TiO2与0.2%Ni/TiO2,甚至超过二者的总和;同时,0.1%Co+0.2%Ni/TiO2样品的制氢活性也明显高于0.1%Co/TiO2与0.2%Ni/TiO2的机械混合样,结果表明,钴镍共掺杂在光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   文中,对钴镍共掺杂的协同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有机锡化合物结构的多样化及超分子结构的深入研究,为有机锡化合物的发展及在工业、农业、医药等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在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工业消费的进步,环境污染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环境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内,将对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生明显的影响。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致畸、致癌,对
微纳器件由于尺寸的缩小,性能相应提高,器件的制造成本也得到降低,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微纳器件领域,单壁碳纳米管和聚3-己基噻吩(P3HT)器件由于其优异的电学性能成为了构筑
盘点2015年青偶剧时,出现了古装青偶剧(简称古偶剧)一边倾斜的态势,古偶剧似乎正在大规模变异。因为受到配额与档期的限制,古偶剧出口不大,如果沿着发行、回收的模式走下去,路只会越来越窄。  盘点2015年青偶剧时,出现了古装青偶剧(简称古偶剧)一边倾斜的态势,古偶剧似乎正在大规模变异。因为受到配额与档期的限制,古偶剧出口不大,如果沿着发行、回收的模式走下去,路只会越来越窄。在大家越来越注重IP以及
纳米TiO2因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氧化能力、较强的光催化效率、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低廉的成本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环境工程等很多方面,但是目前纳米TiO2
原子团簇科学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一个科学研究新领域。由于团簇多数只能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存在,因此只能采用原位表征手段进行研究。研究团簇结构和性质的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