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男子乒乓双胜组合发抢特征的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赛方式的不同决定了项目之间的本质差异。11分赛制实施后,乒乓球项目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两球换发。目前对乒乓球项目热点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赛中每一分的研究。本文在以一分为单位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两球组合的研究,创造性提出双胜组合这一新的研究点,把比赛中连续的两个发球权都得分的组合称为双胜组合。无论是那种打法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最理想的竞技状况是连续两个发球权都得分,在这两个连续的发球中,发球方具有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战术套路来进行比赛。因此了解双胜组合的发球组合、抢攻组合、前三板组合、相持球组合对比赛制胜有重要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是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选手双胜组合的发抢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总结出双胜组合的一些共性和规律性特征,并通过对直拍单面进攻型打法、横拍进攻型打法和个案分析中马林双胜组合发抢特征进行研究,为各种打法的运动员找到适合个体打法有效的技战术配套组合方式提供参考。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双胜组合发抢抢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一)双胜组合对比赛制胜起着重要的作用。双胜组合不同的发球组合方式和抢攻组合方式对比赛制胜有显著性的影响。(二)双胜组合共性特征:发球种类多,变化多,以正手侧身位的正手发球为主。在前三板的发球组合上以正手斜线和正手中路转与不转的台内短球为主。抢攻技术组合上以进攻性的拉球为主。(三)直拍单面进攻型打法双胜组合发抢特征:常用的发球组合有侧下中短-侧上中短和侧下中短-侧下中短这两种发球组合,辅助的发球组合侧下斜短-侧下中短和侧下斜短-侧下斜短这两种组合。在第一个发球权直接得分时,第二个发球权主要是采用相同的发球方式,其次是注重落点、旋转的变化。发完球后的抢攻中,最常用的是正手抢斜线-正手抢斜线、正手抢斜线-正手侧身抢斜线这两种抢攻组合方式,正手跟正手组合比例大。(四)横拍进攻型打法双胜组合发抢特征:侧下中短-侧下中短是常用的发球组合,在比赛中使用效果显著。在第一个发球权直接得分时,第二个发球权的主要是采用相同的发球方式。其次是注重落点的变化。发完球后的抢攻中,最常用的是反手抢斜线-反手抢斜线和正手抢斜线-反手抢直线这两种抢攻组合方式,正反手使用比例均衡。(五)马林双胜组合发抢特征:侧下斜短-侧下中短、侧下中短-侧上中短、侧下中短-侧下中短、侧下斜短-侧下斜短是较为常用的发球组合方式。在第一个发球权直接得分后,第二个发球权的主要是采用相同的发球方式。其次是注重旋转的变化。发完球后的抢攻中,正手与正手组合占有绝对优势,正手抢斜线-正手侧身抢斜线是最主要得分的组合方式。
其他文献
创造能力来源于一般认知能力还是专门能力,换言之,是来源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过程还是专门认知过程是语言学习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在普遍认知框架下发散性思维
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所以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现在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自由,所以艺术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受艺术熏陶的艺术类
本文以广西仫佬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丰富的民族学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仫佬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运用家庭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对其
进入新世纪,探究教学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魅力,日益成为大家所共同关注和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确定为小学科学教育的五大内容标准之一,同时,探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突越来越明显,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在教育中的影响开始显现。教育法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文化
由于无线局域网具有部署方便、成本低、速度快、稳定性好等多种优点,自1999年IEEE802.11b标准颁布以来,在Wi-Fi组织的大力推动下,无线局域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