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纳米及温敏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及关节病变。病变的炎症部位具有类似肿瘤血管的通透增强与滞留效应(EPR)。脂质体和纳米粒已广泛用于RA的靶向治疗。本课题以他克莫司(FK506)为模型药物,以卵磷脂和大豆磷脂(SPC)为脂质材料,加入适量的胆固醇(Chol)和增溶剂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制备FK506脂质体,并以新型两亲性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为载体制备FK506自组装纳米粒。并研究了两种纳米给药系统的理化性质、稀释稳定性、体外释放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药效学。局部注射缓释给药系统可在患处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作用,减少给药次数。本研究以Soluplus为凝胶基质研制一种新型温敏凝胶,并与常用温敏凝胶基质P407对比研究二者的胶凝特性、凝胶黏度,体外释药,体内成形性与滞留及对AIA大鼠的治疗效果。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FK506脂质体,经单因素考察筛选出较优的FK506脂质体由(EPC:SPC):Chol:TPGS摩尔比为55:15:30,药脂比为1:10,EPC:SPC质量比为90:10组成。FK506脂质体包封率为99.1%±0.1%,体均粒径为33.0 nm±0.1 nm,zeta电位-17.7 mV±1.1 mV。体外稀释30倍,泄漏率也仅有2.6%±0.1%,可避免注射至体内因血液稀释引起的药物突释现象。采用透析法考察FK506脂质体在0.5%吐温80(Tween80)-PBS(pH5.0、pH7.4)溶液中体外释药特性,释放48h,FK506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7.8%±3.7%和41.4%±4.5%,具有缓释效果且无突释现象。乙醇注入法制备FK506自组装纳米粒,经单因素考察筛选出较优的FK506自组装纳米粒由80 mg/mL的载体浓度,3:80的药载比组成。包封率为97.6%±0.5%,体均粒径为88.3 nm±1.3 nm。体外稀释27倍,泄漏率也仅有7.2%±0.2,表明制剂进入体内后药物仍是被包裹于纳米粒中的。采用透析法考察FK506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释放48h,FK506在0.5%Tween80-PBS(pH5.0、pH7.4)溶液中累积释放度分别为54.0%±3.9%和47.9%±2.2%,具有缓释效果且无突释现象。以Soluplus和P407为温敏凝胶基质,胶凝浓度、温度和时间,及凝胶黏度为评价指标比较其胶凝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制FK506-Soluplus(10%和20%)凝胶和FK506-P407(20%)凝胶。结果显示10%~20%的Soluplus和20%的P407具有适宜的胶凝温度和时间,25℃黏度小,方便注射,温度升至37℃时能够迅速胶凝成半固体状,20%Soluplus和P407的胶凝温度分别为33.6℃和26.4℃。皮下注射给予小鼠的注射局部凝胶成形、滞留和体内外药物缓释结果显示,Soluplus更适于局部长效缓释给药。建立AIA模型,以足肿胀度和体重等为评价指标,研究各FK506制剂对AIA大鼠的药效学,同时对比研究尾静脉连续给药和局部单次皮下给药的治疗效果。连续给药期间,两种纳米给药系统均可有效抑制大鼠的足肿胀度,但是大鼠食欲受影响,体重降低。给药结束后,体重开始增长,但FK506脂质体足肿胀度出现反弹至最终d21的111%±19%,FK506自组装纳米粒为84%±7%;单次局部皮下给药的3种FK506温敏凝胶也同样显示减轻足肿胀的疗效,同时体重缓慢持续增长。注射FK506-20%P407凝胶和FK506-10%Soluplus凝胶都在4天内有效抑制大鼠足肿胀度,注射FK506-20%Soluplus凝胶后10天内大鼠足肿胀度持续降低。10%、20%Soluplus和20%P407载药凝胶组最终的足肿胀度分别为83%±7%、83%±10%和100%±7%。
其他文献
大口径衍射光栅在很多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功率激光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所需要的脉冲压缩光栅口径可达到米级。单次全息曝光制作大口径光栅的难度很大并且耗资昂贵,而利用全息光栅拼接法在大基片上进行多次曝光来获取大口径光栅,可降低光栅的制造难度和减少制作成本。针对目前潜像光栅拼接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课题组提出了逐区显影拼接法。然而在这种方法中会因为拼缝两侧光栅掩模槽形存在差异而产生衍射波面错位
自人类在深海极端环境区域发现微生物群落,海底冷泉生态群落调查研究就成为地球科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深海冷泉流体中蕴藏着丰富的、有科学研究意义的信息,采集分析其成
作为人类目前所知最强的纤维,碳纳米管可以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这为提高材料的性能带来了新的机遇。超顺排碳纳米管(SACNT)薄膜作为一种连续的二维材料,碳纳米管排列方向的高度一致性可为基体的增强带来更大的优势。本文以电镀法制备的SACNT/Cu复合材料作为原材料,采用累积叠轧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高强高导SACNT/Cu、SACNT增强铜锌合金以及SACNT增强纳米多孔铜等一系列复合
国家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要组织研发智能化生产线,提高智能制造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在汽车门板智能超声波焊
本文是在工程实践中做出的相关研究,以螺旋片焊接加工工程应用为背景,结合当前NURBS曲线拟合与插补理论研究进行实验。在螺旋片焊接加工时,针对存在的不规则焊接路径工况,结
面部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它传递的信息量远远多于语言和语音。如今人机交互越来越频繁,理解人的情感并自然地与人交互也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且
森林旅游(Forest Recreation)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基础,进行自然观赏、养生健身、娱乐休闲等活动,是生态旅游的重要体现。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旅游发生的主体,包括了森林自然资
理解软材料的力学行为在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以及软物质物理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表征软材料的时间相关力学性能对于理解它们在各种激励下的变形行为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表征软材料局部粘弹性特性的压痕蠕变实验方法。通过量纲分析、有限元仿真和仿体实验,发展了表征生物软材料特征蠕变函数的压痕实验方法,并据此开发了低成本的便携式蠕变压痕仪。首先,基于量纲分析和弹性-粘弹性对应原理,对蠕变压痕实验进行了理论分
全张量磁梯度数据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磁性目标的磁化方向,进而实现磁性目标的检测。目前基于全张量磁梯度数据的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
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和世界各地,每年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花蓟马生殖能力强,发育历期短,个体小,易于隐藏,单一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