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时相SAR数据和SPOT数据的盘古林场林分类型识别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植被是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然资源,在全球碳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森林类型信息的识别提取就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来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呈现出多源信息化,与单一的遥感信息源相比,不同的遥感数源融合可以获得更精准的林分类型识别结果。林分类型信息的提取一直是遥感影像分类中的热点和难点。而大兴安岭区又是我国重点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植被类型丰富,种类繁多,这为林分类型精确识别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比较和提高林分类型的分类精度,研究结合主被动遥感,利用光谱特性、极化特性和多时相特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的差异,进行林分类型信息的高精度识别。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盘古林场为实验区,综合利用SPOT-5影像和不同时相的RADARSAT-2全极化SAR影像,本论文采用三种分类方案并利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分类方案对林分类型识别的精度。三种方案分别是:(1)单独采用SPOT影像对林分类型进行识别;(2)对全极化SAR数据进行极化分解提取参数并结合SPOT数据参与分类;(3)结合SPOT数据与多时相全极化SAR分解参数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利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比SPOT、加入单时相和加入多时相三种方案的分类结果,方案三加入多时相SAR影像与SPOT数据对白桦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云杉林的分类中总分类精度最高,为84.64%, Kappa系数为0.78,对林分类型的识别最为有效,而单用SPOT数据对林分类型识别的精度最低,总分类精度为76.66%,Kappa系数为0.70。论文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方案三进行分类,得到了更高的分类精度85.89%,Kappa系数为0.79。
其他文献
工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根源,随着后工业脚步的临近,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城市用地布局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渐增多的工业废弃地出现
脂松(Pinus resinosa.Ait.)是美国东北部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材质优良、用途广泛。2004年在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地区引种,获得初步成功,但栽培过程中发现,部分微立地上脂
现代月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其四季常开、香味浓郁、花色丰富,一直为众人所青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现代城市绿化中不可替代的材料。我国北方由于气候原因,缺
本文以“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了重庆忠县新政村水土保持试验站、四川省遂宁市解家湾水土保持试验站内径流小区为研究单元,通过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