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病例的磁共振研究,了解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在中、短期内的自然转归情况;分析年龄、时间及疾病不同阶段对其发展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诊断为TMJ ID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曾进行2次MRI检查且两次间隔至少3个月,共62例83侧关节。在MRI基础上建立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标准。2.评价患者两次检查中的ID分期,测量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髁突高度,作前后比较。3.按年龄、检查间隔时间、初次检查时ID分期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1.两次MRI检查结果比较:ID分期在39侧关节中保持不变,41侧加重,3侧好转。第二次检查平均盘-髁间距离增加,关节盘长度缩短,髁突高度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2.患者平均年龄年龄30.64岁(14~80岁),两次MRI检查平均间隔时间10.7个月(3~41个月)。①ID分期加重的比例:I~II期高于III~V期;间隔时间大于12个月的显著高于6~12个月之间;②髁突高度下降程度:在40岁以上年龄组中显著增加;在12~18个月时间段内较其他时间段显著,6~12月时间段内则较6个月内显著;③关节盘长度、移位距离的变化与患者年龄、时间、ID分期无直接联系。
结论:1.在平均10.7个月的观察期中,患者TMJ内部结构出现以下变化:ID分期在49.4%的病例中出现加重,46.99%未发生改变,3.61%好转;②关节盘移位距离增加;关节盘长度缩短变形;髁突存在骨吸收;2.ID分期和髁突高度的变化分别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时间及患者年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