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化学史的项目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它所体现的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又要求一线化学教师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因此,本研究将化学史融入到项目教学中,使项目教学既不丢失原本的教学特色,还能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科学素养的提升。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整理国内外与项目教学和化学史教学相关的研究内容,了解项目教学和化学史教学的研究现状,通过访谈法、问卷法了解项目教学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学生对化学史的态度,从而得到化学史融入项目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融合化学史的项目教学进行要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化学史的项目教学的模型,并对具体的教学流程、教学特征、教学设计原则和关键性因素的控制进行阐述说明。选取人教版必修1中的物质的分类和氨的部分内容,进行《“真”“假”溶液大探秘》和《探秘氨的性质》的融合化学史的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实施结束后,通过学生的项目活动自评量表,课堂表现情况、访谈、问卷和课后测验对案例实践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化学史的项目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相比于原项目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项目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项目参与度与专注度,促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或原理产生的来龙去脉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此之外,融合化学史的项目教学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利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而且在项目探究过程中,学生问题解决、实验探究、信息收集、合作交流和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其他文献
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许多高中生学习英语仅是为了应付高考,为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学生往往会采取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方式巩固、复习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原先的教学方式暴露了诸多问题,为保障英语教学的效果,教师应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更为高效英语课堂。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对实际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与借鉴价值,
目的:分析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羊膜腔穿刺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安全性和成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纳入对照组,羊膜腔穿刺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引产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用药至宫缩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体现在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中。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从修辞、语义、语用、认知等不同角度探讨隐喻的相关问题,隐喻逐渐走向跨领域、多层次的研究方向。本论文聚焦的是俄汉外交话语隐喻的对比研究,外交是国与国之间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由于外交本身的正式性和特殊性,外交话语的含义相对复杂难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在外交领域,常常运用隐喻手段建构意义空间,拉近双方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更好的完善,特别是新媒体应用范围在逐渐拓展。同时,人们对信息内容需求也在随之增大。对于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则成为电视记者需要特别注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重点探讨电视记者如何高效完成新闻采访工作,并提出具体的策略,以供参考。
据CNNIC发布的第49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其中,60岁以上老年用户规模已达近两亿。大数据时代,基于移动端技术日益成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短视频。短视频时代,老年人是一重要新兴力量。以往作为“数字难民”的老年人逐渐学会利用抖音等短视频APP表达自我,其触网规模不断扩大。短视频浪潮与老
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智能化技术丰富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呈现形式,使传统媒体记者有了全新的职业角色和业务可能。在此背景下,提升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是传统媒体顺利走向融合转型之路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在对职业素养相关文献进行解码后,结合对十位有着丰富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新闻记者进行深度访谈。深刻知悉其在媒体转型变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分析其所面临的职业素养提升挑战。其次,立足积极角度总结阐述了智媒
芡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同源食物,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本研究以芡实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进行加工,探究双螺杆挤压操作参数对芡实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芡实多酚功能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经过双螺杆挤压后的芡实粉为原料,通过调节红枣粉、木糖醇和麦芽糊精三种辅料的添加量,开发出一款营养适口的芡实冲调粉产品。(1)探究操作参数对芡实挤压物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双螺杆挤压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型木本油料类植物,其种子含油量极高,能够加工成牡丹籽油,2011年被相关部门正式认定为新型油料资源。紫斑牡丹花瓣根部具有紫色的斑块,故得名紫斑牡丹,其自然繁殖能力相对较差,近年来分布范围越来越小,现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物种。为扩大紫斑牡丹种植面积,众多学者对紫斑牡丹栽培繁育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首先对紫斑牡丹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特征进行简单阐述,随后对小陇山林区环境进行分析,以此
股票预测研究一直是困扰投资者的难题。以往,投资者采用传统分析方法如K线图、十字线等方法来预测股票走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动,股票的价格走势受到越来越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仅靠传统的分析方法远远不能解析出股票价格波动中隐藏着的重要信息,因此预测精度大打折扣。为了提高股票价格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PCA和LASSO的LSTM神经网络股票价格预测模型。采用2015-2019
<正>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与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其余学科知识内容的不同点在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自身的知识性和理论性特点较为突出,其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与创新意识提升的角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完善性策略,以此来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