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宋名臣李纲的诗歌作品《建炎行》为研究对象。建炎是南宋政权的第一个年号,起于1127年,终于1130年,历时四年。之所以选择这一题目,是因为,在这首长达242句的诗歌中,李纲详细地叙述了建炎年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特殊历史事件,并结合自己在这一特殊历史的亲身经历,抒发了作为一位名臣兼诗人的政治情感。从而使这部作品既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其史学价值主要表现在诗歌记录了李纲的宦海沉浮和北宋王朝的兴衰败亡;与之相对应的是,其文学价值则体现在史诗作品的结构剪裁、叙事策略和语言特色等方面。
为了探究上述两方面的价值,本文采用史诗互证的方法,即通过《建炎行》一诗,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靖康传信录》等历史文献的比对阅读,发掘其独特的史学价值。故而本文的体例,也相应的分为“笺”与“论”两部分。在笺证部分,文章对《建炎行》诗歌中所叙述的历史事件与历史背景,作了充分的梳理与考察。在此基础上,文章在第二大部分中,对《建炎行》诗歌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展开必要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