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行》论笺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宋名臣李纲的诗歌作品《建炎行》为研究对象。建炎是南宋政权的第一个年号,起于1127年,终于1130年,历时四年。之所以选择这一题目,是因为,在这首长达242句的诗歌中,李纲详细地叙述了建炎年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特殊历史事件,并结合自己在这一特殊历史的亲身经历,抒发了作为一位名臣兼诗人的政治情感。从而使这部作品既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其史学价值主要表现在诗歌记录了李纲的宦海沉浮和北宋王朝的兴衰败亡;与之相对应的是,其文学价值则体现在史诗作品的结构剪裁、叙事策略和语言特色等方面。 为了探究上述两方面的价值,本文采用史诗互证的方法,即通过《建炎行》一诗,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靖康传信录》等历史文献的比对阅读,发掘其独特的史学价值。故而本文的体例,也相应的分为“笺”与“论”两部分。在笺证部分,文章对《建炎行》诗歌中所叙述的历史事件与历史背景,作了充分的梳理与考察。在此基础上,文章在第二大部分中,对《建炎行》诗歌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展开必要的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小说的“心灵世界”入手,以王安忆三十年来不同阶段的小说创作和评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阐析其心灵世界的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以期对王安忆的小说创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长河中不可多得的一支奇流异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文学领域里掀起了不一样的浪花。其人生经历之戏剧坎坷,其文其作除了自带其人其历的影子之外,在文学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下,对旅游文本翻译进行研究,至今尚属于较新的课题,以往的旅游文本翻译研究停留在跨文化对比以及分类对比等的层面上,通过功能翻译理论介入这个领域研究、探
本文梳理了现代汉语的否定系统,采用“否定表达”的概念,分别讨论否定表达的有形式标志和无形式标志两种类型。在有形式标志的否定表达方面,主要分析了构成否定表达的否定词以及
本论文是针对77份回收自4个学习单位的华语调查问卷中之以马来语为母语(第一语言)之研究对象的问卷作研究分析。研究重点是运用对比分析对句法语误现象进行语误分析,再运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