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再解读——民族主义语境下的“红色经典”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经典”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红色经典”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本文则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对“红色经典”进行阐释。主要从民族语境下的政治性、现代性、群体意识、斗争意识和宗教意识五个方面论述二者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即民族主义意识如何影响“红色经典”的规范化叙事模式,“红色经典”又是如何加强了现代民族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引言简要介绍了“红色经典”的概念与研究现状,提出“红色经典”中存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正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与民族主义相关的一些理论性问题,梳理文章将要提到和运用的概念。主要阐述安德森的民族想象共同体理论在“红色经典”中存在的合理性,中国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现代民族主义在十七年文学作品中的呈现。从第二章开始联系具体文本,主要论述“红色经典”与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即论述“红色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群体意识,主要通过具体文本中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及个人利益的牺牲来突显出群体意识的存在,另外作品的不断改版也表现了作家个体的群体意识性。第三章以民族主义的斗争性作为切入点,斗争性特征主要通过“红色经典”中人物的诉苦、阶级复仇来增强的,斗争意识是民族解放、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红色经典”中的斗争性呈现一种暴力性的美感。第四章着重论述“红色经典”宗教意识色彩,“红色经典”经常被称为“红色圣经”,作品中人物在战争过程中表现出对组织的绝对服从,对革命圣地、革命英雄的崇拜,都使“红色经典”增添了宗教色彩。结语简述“红色经典”重构的现实意义。整个文章论述的过程中又穿插着现代性和政治性对“红色经典”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元朝建立之后实施了各种新政策,使得社会进入一个相对宽松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伊斯兰“本土化”进程得到快速推进,回族文学也开始形成并在元代中后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回族文人
Windows XP中有一项右键菜单“打印”功能,这使我们在打印一些文档和图片时不用再启动文字处理程序和图像处理程序,直接右键单击文件然后左键选择“打印”即可完成打印工作。但是如果我们机器中安装了两个以上的打印机时,这种右键“打印”只能使用系统默认的打印机进行打印输出,不给我们选择打印机的机会。系统右键菜单中还有一个“发送到”功能,它可以帮我们把文件和文件夹“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我的文档、可移动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迫在眉睫。成为现代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点研究课程。从现阶段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