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3~4小时201Tl再分布显像和201Tl再注射显像已广泛用于评价心肌梗死缺血/存活心肌的检出,但均不同程度低估了相当部分的缺血/存活心肌。研究表明,201Tl延迟显像可增加缺血/存活心肌的检出,但仍存争议,而且,国内外均未见系统研究24小时延迟201Tl显像评价缺血/存活心肌价值的报道。本文旨在通过与3小时再分布显像比较,系统研究24小时延迟201Tl静息显像是否有助于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存活心肌的检出。方法:38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注射4~5mCi 201Tl ,10~15分钟后行初次显像,3小时后行再分布显像,24小时后行延迟显像。201Tl图像质量采用4级模型进行半定量分析:优;良;中和差。盲法分析初次/再分布、再分布/延迟以及初次/延迟心肌SPECT图像,比较24小时延迟显像和3小时再分布显像检测缺血/存活心肌能力大小。3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成功接受再血管化治疗,分析了3小时再分布显像和24小时延迟显像缺血/存活心肌检出节段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超声心动图随访室壁节段运动恢复情况,比较24小时延迟显像和3小时再分布显像预测室壁运动功能改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3小时再分布显像和24小时延迟显像两组图像的优、良、中和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4)。194个初次显像异常的节段中,3小时再分布显像平均检出31%(60)的节段摄取改善至少1分,而24小时延迟显像平均检出44%(86)的节段摄取改善至少1分,因此,24小时延迟显像较之3小时再分布显像能检出更多的缺血/存活心肌,具有显著性差别(χ2=7.4235, P=0.0064);24小时延迟201Tl显像从164个3小时再分布显像异常的节段中,平均检出30%(48)的节段摄取改善至少1分,134个初次显像异常节段在3小时再分布显像时无任何摄取改善,24小时延迟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