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正经历着从一般的概念性和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而承载力正是可持续发展度量和评价研究的核心之一。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巨系统,它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载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才能进一步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进而制定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文在国内外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对象,结合城市复合巨系统的特点,采用状态空间法原理,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990-2003年西安市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作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按照西安市生态系统特点,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参照建立指标体系的相关原则,并且考虑到所涉及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诸方面,构建了西安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2)除1990年西安市社会子系统处于满载状态以外,西安市社会子系统在1991-2003年期间一直处于可载状态。并建立承载度公式,更直观的了解到西安市社会子系统承载状况,得出1991-2003年西安市社会子系统承载度起伏不定,波动较小。同时分析得出对社会子系统承载状况起主要影响的因素为人口和科技状况。
(3)1990-1993年西安市经济子系统处于超载状态,从1994年逐步好转,实际承载力开始小于理想承载力,也就是说西安市经济子系统承载力在1994-2003年期间一直处于可载状态。1990-2003年期间西安市经济子系统承载度起伏不定,总体趋势为上升状态。同时分析得出对经济子系统承载状况起主要影响的因素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污染排放。
(4)1990-2003年期间西安市环境子系统始终处于可载状态,系统承载度起伏不定,波动较大。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表明,90年代以来,西安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极大的提高了西安市的环境承载水平,使其环境承载状况始终处于可载状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分析了对环境承载状况起主要影响的因素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5)除1990年以外,1991-2003年西安市城市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可载状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的相对稳定状态,而是应该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力度,努力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文中针对西安市具体情况,提出提高综合承载力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