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区的建立和发展推动着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单纯的经济性园区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业区不能继续保留经济性园区的现状,而是应该向着综合性园区转变,工业园区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正确对待经济发展的各种公共社会事务。当前的工业园区在公共社会事务领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宽松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少关注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公共服务。应该大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建良好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前来,转型期工业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由有原来传统的“经济性供给服务支出为主体”向“社会性供给服务支出为主体”转变、由“集权融合型”向“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转变。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应用了最先进的公共产品理论,而且应用了治理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国内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并借鉴有益经验。本文引入江北工业区管委会作为研究对象,介绍江北工业区转型的必要性、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工业区管委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多元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管委会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工业区企业职工及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对工业区管委会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今后发展中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本文以点盖面,通过个案调查研究来阐述工业区管委会在公共服务领域暴露出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