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因长寿命和低成本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商业Nafion膜高昂的价格和高钒离子渗透率限制了全钒液流电池推广和应用。因此,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钒电池用隔膜的开发非常有现实意义。金属有机骨架(MOF)是一类由含金属单元和有机连接基组装而成的二维无机纳米材料。在众多的MOF中,MOF-UiO-66及其衍生物因为合适的孔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因长寿命和低成本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商业Nafion膜高昂的价格和高钒离子渗透率限制了全钒液流电池推广和应用。因此,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钒电池用隔膜的开发非常有现实意义。金属有机骨架(MOF)是一类由含金属单元和有机连接基组装而成的二维无机纳米材料。在众多的MOF中,MOF-UiO-66及其衍生物因为合适的孔径(0.24nm<d<0.6 nm)有望提高隔膜的阻钒性能,同时由于其具有亲水性也可以提高隔膜传导H+的能力。因此本研究拟将UiO-66及功能化MOF应用于VRB的隔膜中,通过优化MOF比例得到高选择性的隔膜。相转化法形成的多孔膜具有相对较宽的孔径分布,通过界面聚合将纳米颗粒引入多孔基膜上得到平均孔径更小更致密的薄层纳米复合膜(TFN)。本研究将UiO-66及其功能化衍生物通过界面聚合引入聚胺薄层复合膜(TFC)中制备了4种不同系列的TFN膜,通过离子选择性测试得到制备TFN膜时所需UiO-66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最佳质量分数,并对4种不同MOF的优化膜进行单电池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在80 mA cm-2下,T-U/0.1%的EE为72.4%,高于聚胺TFC膜的63.3%;膜T-U-N/0.15%、膜T-U-2C/0.15%和膜T-U-S/0.1%的EE均高于75%。因此,4种TFN膜均具有比聚胺TFC膜更优异的电池性能。溶剂浇铸法是制备致密膜常用的方法。本研究将UiO-66及其功能化的衍生物与PVDF,PVP共混通过溶剂浇铸法制备共混膜。测试每种系列中不同添加量的共混膜的电导率和面电阻等。结果表明:添加UiO-66-SO3H的共混膜的电导率比其他功能化MOF掺杂的共混膜的电导率高,且面电阻也更低。研究测试了不同掺杂量的UiO-66-SO3H膜的钒渗透率,并计算了其离子选择性。其中MU-S/12%的离子选择性最大(3×10~3),将膜MU-S/12%浸泡在VO2+/H2SO4溶液10天,它的质量损失率为0.56%,因而该膜可承受钒电池强酸强氧化性环境。单电池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80 mA cm-2时,膜MU-S/12%的EE为81.4%,比Nafion 212膜高5.0%,显示膜MU-S/12%比N212具有更好的电池性能。总之,UiO-66及其功能化衍生物无论在多孔膜还是离子交换膜中对钒离子的阻挡和H+的传导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与应用中,已经成为电网规划、设计、运行、预测与分析的主要手段。在电力系统暂态仿真中,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电力系统暂态仿真中的数值积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精细积分-微分求积法是采用微分求积法处理微分方程中的非齐次项的一种改进新型计算方法。本文采用精细积分-微分求积法分别进行了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电磁暂态仿真以及考
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转矩波动小、功率密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推进、风力发电等领域。由于大功率开关器件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驱动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也会对周围的设备造成影响。此外对转永磁同步电机需要额外使用电刷滑环向电枢绕组通电,增加了系统的集成度,使得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更加复杂。因此本文针对对转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的EMI进行研究,主要工
相比化石燃料,核能具有能量密度极高、燃料储量丰富等优点,且其能量转化过程对环境污染更小。作为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弥散型核燃料在服役过程中反应均匀、温度梯度小,因而能达到更高的燃耗。随着核电站设计服役年限延长,为保证在核电站服役过程中安全稳定地运行,防止灾难性事故发生,需要对弥散型核燃料的断裂行为和失效进行预测。弥散型核燃料的等效弹性性质、辐照肿胀、蠕变等方面的力学性能已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
微型靶芯作为激光聚变靶丸间接驱动方式中黑腔的基体,其加工质量对黑腔的加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直接决定了激光聚变装置的点火成功与否。靶芯的尺寸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表面粗糙度要达到纳米级,如果装夹和切削加工方法选择不当,极易使靶芯表面加工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靶芯的装夹定位误差、多工序加工误差传递以及切削加工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建立靶芯的超精密加工表面微观形貌预测模型,实现对切削参
为避免传统固相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劣势,改善电气输出性能,采用固-液双相摩擦的方式制备TENG。镓铟合金作液态金属汞的主要替代材料,将被用作液相摩擦材料,固相材料为聚酰亚胺(PI),提出一种通过质子辐照对固相摩擦材料PI表面改性,实现固液双相TENG提升的新手段。通过对辐照注量、辐照能量等参数对TENG性能影响的探究,并比较质子和电子辐照对TENG影响的差异及原因,获得PI与Ga-In共晶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功率密度、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寒冷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严重,充放电性能变差。因此,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然而,现有的内部加热装置大多为非隔离型的有线加热,该方式存在易漏电、插头插座不匹配等问题。此外,目前研究的加热装置不能灵活的在线调整加热电流的幅值、频率,这降低了电池的加热速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调频、调
人类日益增加的空间领域活动加剧了对航天推进技术的需求,电推进由于具有比冲高、寿命长、结构紧凑等优势逐渐引起了航天界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满足达尔文计划,地球重力场反演,引力波探测等空间任务,各国研究机构加大了对微牛级电推进的研究力度。射频离子推力器因其良好的缩放特性及简单的结构,成为了微牛级推力器的不错选择。由于微型射频离子推力器存在点火困难的问题,因此本文在设计了一款4cm直径的推力器的基础上,对其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能源领域,可以通过碳捕集和低碳或无碳燃料实现这一目标。氨气作为一种不含碳元素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理论上氨气完全燃烧产物只有水和氮气,是一种新颖的无碳燃料。相对于同样不含碳元素的氢气,氨气燃烧现象较为平缓,也方便储存;但是氨气实际燃烧存在许多问题。氨气燃烧不如烷烃燃料稳定,燃烧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燃料型NOx,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氨气作
在早期由于电感储能效率和开关管器件频率低,电流源逆变器电感值选取的比较大并且整个系统效率低,电机驱动系统主要采用电压源。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电感储能效率变高,尤其最近以来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 C、Ga N的高速发展,电感选取值下降,基于电流源逆变器的电机驱动系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首先,本文以前级为DC-DC变换器的电流源逆变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所选拓扑结构的数学模型
太阳能是地球取之不尽、清洁环保的核心能源。在地面上利用太阳能发电,受到大气层的吸收和散射、云雨雾雪的衰减、季节和昼夜更替的影响,能量密度较低且不稳定。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太阳光线不会被大气层减弱,也不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99%的时间内可稳定接收太阳辐射,平均1.353k W/m~2,约为地面的6~15倍,是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理想位置。空间太阳能电站是当前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前沿科学方向,聚光器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