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银团贷款作为国际资金融通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经历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广泛地运用于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其有关的法律问题,已进入国际金融法学科的前沿领域。随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银团贷款市场也发生重大的变革,但是不管国际银团贷款市场如何变化,市场参与主体的根本动机—获取利润没有改变。为防范贷款风险和防止因借款人违约而造成的损失,违约救济措施不可或缺,违约救济条款在国际银团贷款协议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国际银团贷款协议中的违约救济条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而且有益于现代国际金融活动的实践,尤其是为我国的对外融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此,本文分五部分,运用逻辑分析、比较法分析以及历史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和分析国际银团贷款协议中的违约救济条款。 第一部分首先界定国际银团贷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国际银团贷款的种类、法律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国际银团贷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首先简要回顾国际银团贷款协议的发展历程,分析国际银团中贷款行违约时借款人的救济措施,详细分析国际银团贷款中违约事件并提出相应的救济措施。 第三部分首先分析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违约救济制度,并对两大法系中的救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违约救济条款的直接与间接的两大功能。 第四部分针对违约救济条款的连锁效应,特别是交叉违约条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提出违约救济条款的改进内容,通过限制债务范围、引入实质性审查和设置宽限期等手段弱化违约救济条款的严格的法律后果。 第五部分首先回顾中国国际银团贷款的发展概述及其业务创新,接着分析中国国际银团贷款业务开展的困境和完善,在分析国内学者对期前违约、违约责任及违约救济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介中国对国际银团贷款的立法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立法完善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