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交通、建筑是三大能耗领域,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左右,在建筑能耗中,空调与供暖能耗占30~50%。为此,对于北方大多数地区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源量是巨大的,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是巨大的。在建筑物中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占总能耗的70~80%,因此通过给建筑“穿外衣”以降低建筑物的总体耗能成为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重点。在我国国家技术政策及节能标准的推动下,外墙外保温技术发展起来,多种保温材料、保温做法也都纷纷出现,同时伴随着保温体系的相关问题也出现了。对于一些一线城市、首府地区外保温的材料选用,施工做法已经相对成熟,但地州地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根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资料》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2011年4月的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伊宁市既有公共建筑约35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面积约125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既有建筑的量巨大,通过改造带来的效益更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以伊宁市作为调研地区,针对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及人文文化的需求等多角度出发,通过将外保温技术与内保温技术进行对比,并结合当地实情,总结伊宁市更适合采用外保温的改造技术,并阐述了伊宁地区外墙外保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同时给以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并通过对伊宁市某工程的实例分析,论述外墙外保温体系在伊宁地区的可操作性。针对伊宁市地区供热管网分布情况及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及地下水资源,本文在文章末端提出展望,希望通过对管网的改造并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的比重,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标。